从萌发到形成:抗战音乐在国民意识演进中作用分析
[Abstract]: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was a period of full upsurge i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music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dapted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from saving the nation to national liber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is period, taking anti-Japanese patriotism as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mass singing movement as the main activity mode. In the process of arousing the people and pursuing the national ideal,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has been cultivated and reflected and theorized, and the Chinese music movement has been transformed to nation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under the banner of nationalism.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艺术类)“1937—1949年:解放区文艺运动中的民间音乐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都永浩,王禹浪;论民族意识与国家、国民意识的关系──兼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性[J];民族研究;2000年03期
2 常晓静;近代拯救意识与中国新音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但兴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马勇;;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试论《时务报》内讧[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5 方维保;江山依旧,才人辈出──张恨水、金庸比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项念东;梁启超的“诗史”观——《饮冰室诗话》的若干诗学思想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杨涛;;析梁启超的虚金本位制货币理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胡玉海;;中国现代社会思潮的特点[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昭军;;新思潮冲击下的晚清程朱理学[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3 郑匡民;;甲午前后中日官绅之间的认知与交往[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翁贺凯;;民族主义、民族建国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西方学理”与“中国问题”[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俞祖华;赵慧峰;;民族主义:近代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与类型区隔[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2 于语和;中国礼治与西方法治之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2年
6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孙承希;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D];复旦大学;2003年
9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彭树欣;论梁启超对文献传播的贡献[D];苏州大学;2001年
3 费秋香;论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官制改革(1901—1911)[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金华;论康有为的科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邓绍根;《万国公报》传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7 于霞;战国名实之辩的文化解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D];河南大学;2002年
9 何杰民;论纳兰性德词[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郑国;民国前期迷信问题研究(1912~1928)[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但兴悟;;从马嘎尔尼使华看国际体系之争[J];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02期
2 杨建新;;“中国”一词和中国疆域形成再探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杨雪 施建玫 高雪;领导专家学者纵论国歌与中国音乐文化(中)[N];玉溪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慧子;何安东抗战时期音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易险峰;音乐在国防生培养中的地位与路径[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莎;论抗战歌曲的创作、传播与流行及其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18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418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