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激情燃烧的音符:从歌剧序曲、电影配乐到交响序曲

发布时间:2019-03-22 16:03
【摘要】:作曲家关峡将其创作的民族歌剧《悲怆的黎明》的前奏曲用在了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配乐中,在电视剧大获成功后,作曲家将其音乐精选、重构升华而成《第一交响序曲》。它与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情节、人物有联系,但又超越了电视剧的具体具象,浓缩了时代理想、人生感悟。音乐大气磅礴、荡气回肠,以感人至深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鲜明的主题思想而成为新世纪交响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广受人们欢迎。
[Abstract]:The composer Guan Xia used the prelude of his national opera "the tragic Dawn" in the soundtrack of the TV series "the years of passion". After the great success of the TV series, the composer selected his music. Reconstruct and sublimate into the first Symphonic Preface.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ot and characters of TV series "the years of passionate burning", but transcend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TV series, condenses the ideal of the times, and realizes the feelings of life. Music majestic, invigorated, with moving melodies, intense dramatic conflicts, sharp thematic ideas and become the classic works of symphony music in the new century, is widely welcomed by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青年基金项目阶段成果之一,项目名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交响音乐创作”(项目编号:09SB156)
【分类号】:J617.6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静一;从《原野》与《夕鹤》看中日两国对西方歌剧的接受[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和;;科热娜与她的维瓦尔第歌剧作品选录专辑[J];视听技术;2009年08期

2 吴侠;;典雅热烈的歌剧之夜——“郎亦农师生歌剧之夜音乐会”述评[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3 林志超;;浅议莫扎特歌剧对男声歌唱技巧发展的意义[J];大舞台;2011年06期

4 周芳;;歌剧表演“二度创作”的依据与特点——以《党的女儿》中田玉梅的表演为例[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董海瑞;;歌剧中的高音艺术探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6 殷之声;;罗曼·茵格尔顿的音乐美学及情感品格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7 王冰清;;浅谈音乐表演在歌剧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8 李雯;;浅析歌剧中的重唱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1年07期

9 钱芳;;中西声乐比较研究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王素菊;;解密《歌剧魅影》音乐密码[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蓉;;俄罗斯民族乐派歌剧浅析[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胡玉璋;;歌剧《李向群》音乐创作谈[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3 纪露;;高雅与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强独唱音乐会有感[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邹婉华;;关于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魏艳;;声乐表演艺术中理解和表现的训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杨梅;;音乐欣赏教学融入爱国主义思想的探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王晓莉;吴新宇;;浅析艺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8 杨正艳;;浅析艺术风格——论民族风格与时代风格[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亦桦 编译;美国新歌剧人气升温[N];音乐周报;2005年

2 蒋力;22年后的歌剧回首[N];音乐周报;2005年

3 ;高科技垫底 歌剧也疯狂[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史君良;没有布景的歌剧[N];音乐周报;2004年

5 伍斌;上海歌剧市场主打分类“销售”[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徐文正;粗犷豪放 细腻入微[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丁洁 黄轶锋 特约记者 李宗文;景观歌剧:景观还是歌剧[N];中国艺术报;2003年

8 欧阳逸冰;壮哉,,归去来[N];文艺报;2004年

9 刘诗嵘;外国歌剧在北京[N];音乐周报;2005年

10 显舟;《八女投江》——纪念与探索意义大于歌剧本身[N];音乐周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继红;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2 吴红歌;歌剧《麦克白》艺术特征[D];河南大学;2003年

3 王春燕;论莫扎特对歌剧戏剧性的重新建构及其审美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洪江|;从《诺尔玛》看贝利尼歌剧的艺术特点[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斌;兼收并蓄 相得益彰[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陈雄鹰;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熊静媛;关于莫扎特三部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风格特点的探讨[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赵新慧;大气磅礴  慷慨啸歌[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静 ;罗西尼对歌剧戏剧性的拓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袁勤;论本杰明·布里顿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中的形象塑造[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445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445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