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民族声乐对原生民歌的传承与挖掘

发布时间:2019-08-07 10:21
【摘要】:民族声乐与原生民歌一脉相承,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伴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程,不断地发展并与外来音乐文化不断接轨,随着人们艺术水准地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大众的审美要求,二者都在不断地寻求突破性的发展。一直以来,原生民歌都被认为是民族声乐发展的根,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原生民歌逐渐濒临消亡。本文试图通过民族声乐对原生民歌的传承与挖掘来寻求民族声乐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以期在对原生民歌传承保护的同时发展民族声乐艺术。
[Abstract]:National vocal music and native folk songs are in the same vein, with the process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the long historical era,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integration with foreign music culture,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artistic standards, in order to meet the aesthetic requirements of the public, both of them are constantly seeking breakthrough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native folk songs have been regarded as the roo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ore and more native folk songs are gradually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eek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inheritance and excavation of native folk songs,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art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while inheriting and protecting the original folk songs.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
【基金】:江西省艺术规划课题项目(YG2013006)
【分类号】:J6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秋华;;中国声乐教学与实践多样化的探索与创新[J];歌唱艺术;2012年12期

2 查子明;;中国原生态民歌生存发展之我见[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睿;;2005—2010年原生态民歌文献综述之(二)——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2 覃金盾;;高校音乐学专业加入原生态内容的课程设置构想[J];大家;2011年15期

3 郑健;;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声乐教学[J];电影文学;2008年08期

4 念丽;王飞;;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J];大众文艺;2011年03期

5 张英华;;浅论原生态民歌的再兴起[J];歌海;2008年04期

6 滕志朋;;网络传播条件下侗族民歌的命运趋向[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7 郑树鹏;;浅谈藏族民歌及现状发展[J];北方音乐;2014年09期

8 李作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原生态民歌生存现状及传承[J];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9 江央慧;黄雷基;;原生民歌展演中的视觉观念与审美趣尚[J];大众文艺;2014年24期

10 黄茜;;浅谈马秋华教授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的科学性与多样性——以我的硕士独唱音乐会为例[J];大众文艺;201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岳李;20世纪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轨迹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何纪红;浅谈原生态民歌的教育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卫国;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梁小成;2000—2010年间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综述[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5 杨钊;歌唱“跨界融合”现象探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6 杜岩;跨界演唱风格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萍;试论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程琴;民族声乐风格单一化的必然原因[J];社科纵横;2005年03期

3 ;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在我院举行[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翟社泉;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继承问题[J];四川戏剧;2005年05期

5 王颖;如何看待民族声乐的演唱[J];音乐天地;2005年09期

6 王远;;再谈民族声乐与科学的演唱[J];四川戏剧;2006年02期

7 彭丹雄;;从中西声乐对比看民族声乐的科学价值[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陈泓茹;;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9 解丽;刘明健;;多元整合:民族声乐发展的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10 黄晓涛;;谈民族声乐的“高位置”[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铁飞;付志华;;为振兴我国民族声乐而努力[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占锋;原生态——民族声乐的根基[N];音乐周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房巍;市场环境下的民族声乐[N];音乐周报;2005年

3 解丽 刘明健;民族声乐发展道路之管见[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刘辉;教材要兼顾学术与实践[N];音乐周报;2008年

5 廖昌永;迎接民族声乐百花齐放的春天[N];音乐周报;2011年

6 晓光;建立多样化民族声乐评价体系[N];人民日报;2013年

7 沙莎 省政协委员;民族声乐中的文字发音[N];各界导报;2014年

8 刘辉;教材建设的价值取向[N];音乐周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刁艳;为民族声乐别无选择[N];音乐周报;2007年

10 著名歌唱家 声乐教育家 金铁霖;探究民族声乐的发展[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珏婧;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的借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郑晓芳;新时期民族声乐唱法元素之浅析[D];厦门大学;2008年

3 宁岩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脉络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媛媛;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构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贺辉;当代民族声乐开放、拓展与跨界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成;中国民族声乐的语言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响;高师民族声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东恩;论新时期民族声乐的特征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粉仙;我国现阶段民族声乐的思考与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郝娅楠;论民族声乐中的“有”与“无”[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3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523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b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