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论混声合唱《新阿里郎》的艺术处理

发布时间:2020-05-09 11:26
【摘要】:合唱艺术起源于西方,在传入我国的一个世纪之中,在以西方先进理念为支撑的同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碰撞出许多优秀的民族合唱作品。这类作品由于极具民族地域文化特征,在指挥的艺术处理中面临着多种挑战。朝鲜族合唱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但由于其音乐中特有的长短的变化、非常规节奏的运用以及逻辑重音的改变,成了解析朝鲜族音乐的难点,而将朝鲜族风格的作品放入要求律动、吐字都相对统一的合唱中,便是难上加难,混声合唱《新阿里郎》是作曲家王天乙先生根据朝鲜族民谣阿里郎改编创作的,该作品意在挖掘解析朝鲜族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把地域文化精髓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象征着朝鲜民族为爱坚守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作品在继承了朝鲜族民谣阿里郎的同时,注入现代思维,融入了现代的合唱技法与音响效果。用人声搭配朝鲜族杖鼓,在保护《阿里郎》民谣原有旋律基础上加以创新。2017年,《新阿里郎》获得了中国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作为小型舞台艺术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对作品进行一次修改。本文对混声合唱《新阿里郎》的艺术特色、艺术处理等进行详细阐释、在艺术处理中分别从速度与力度、节奏与节拍、纵横布局、画面、情绪、音色、音响、指挥动作等方面进行研究,弘扬民族和地方文化,为多元音乐文化融合探索一条道路。全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作品分析法、个案法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在尊重作品文化内涵的同时,为更多合唱爱好者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6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贵男;;阿里郎[J];中国民族美术;2018年04期

2 李雪艳;;妙舞劲曲《阿里郎花》开——延边歌舞团朝鲜族原创舞剧《阿里郎花》观后[J];戏剧文学;2018年12期

3 金鸿为;刘永泉;;阿里郎山冈[J];民族音乐;2019年01期

4 金宝姬;刘勇;钟芳芳;;朝鲜族阿里郎研究[J];中国音乐;2018年01期

5 金鸿为;;阿里郎山岗[J];民族音乐;2018年04期

6 谭春;;朝鲜族阿里郎现象的探索与研究[J];黄河之声;2015年21期

7 李兴国;朴瑞星;;阿里郎情怀[J];音乐创作;2016年03期

8 ;重庆广电与韩国阿里郎国际电视台签约[J];中国有线电视;2016年04期

9 金刚哲;朴瑞星;;远山飘来阿里郎[J];当代音乐;2016年20期

10 李兴国;朴瑞星;;阿里郎情怀[J];当代音乐;201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张赫;阿里郎海参肽花样真不少![N];健康时报;2018年

2 记者 万旭明;要持续为“慰安妇”受害者发声[N];长江日报;2017年

3 陈鹏;韩国卫星发展迅猛 载荷技术是短板[N];中国航天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王超;《阿里郎花》盛放京城[N];吉林日报;2016年

5 记者 牛志伟;“阿里郎”白酒成为冬运会惟一指定用酒[N];延边日报(汉);2011年

6 本报记者 凌霄;演阿里郎的孩子[N];南方周末;2010年

7 实习记者 王连文 实习生 徐梦菲;《长白山阿里郎》:赞美自然与和谐[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高宁;大型团体操《阿里郎》:打开朝鲜之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人民日报代表团;不懈追求的“阿里郎”[N];人民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战德全;寻找阿里郎[N];延边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梦瑶;论混声合唱《新阿里郎》的艺术处理[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夏伊婷;试论民族歌曲创作与演唱中的风格性与兼容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3 何淼;张志乐与中国革命运动[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明;论朝鲜族民歌中“抒情谣”的演唱特点[D];吉林艺术学院;2017年

5 金洪琳;朝鲜民族阿里郎现象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6 杨燕;民族风格歌曲演唱中的通俗唱法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7 韩昌梅;论歌剧《阿里郎》[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56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656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3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