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丧葬仪式音声研究
【图文】:
-2开路仪式(乐师伴奏)
-1开路仪式全景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圣宇;;民国文献《南宁社会概况》所录丧葬仪式考释[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2 彭达先;;象征与功能: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生死观探析——基于酉水流域土家族丧葬仪式调研分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3 齐燕;;意义断裂与面子竞争: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逻辑——基于关中S村的个案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4 李永萍;;仪式的“礼”化:一种社区秩序再生产机制——关中地区丧葬仪式的田野考察[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5 平慧;李金发;;彝族葛泼人丧葬仪式中的生态文化[J];红河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6 张兴江;;临泽县丧葬仪式音乐文化研究[J];黄河之声;2015年24期
7 朱倩;覃延佳;;超越“经济理性”: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丧葬仪式与村落秩序重塑——以广西钦州M村葬礼中的“大力”为讨论中心[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6年02期
8 陈星志;;农村丧葬仪式出现“异化”的原因分析——以湖南娄底西阳镇的村庄为例[J];青春岁月;2017年13期
9 王泽宇;;说“楚声”[J];中华文化画报;2017年09期
10 樊红兰;樊红东;樊振忠;;壮族丧葬仪式中的伦理思想——以广西忻城县为例[J];长江丛刊;2017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董敬畏;;丧葬仪式与村落共意——以陕西关中S村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柳葳;翟羽佳;石林;;现代中国的死亡观与丧葬仪式及其对丧亲者的影响初探[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马盛德;;仪式与舞蹈[A];民族遗产(第三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特约撰稿 张涛;国外那些不同丧葬仪式[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8年
2 复旦大学历史系 吴晓群;中国与希腊的古代丧葬仪式[N];光明日报;2013年
3 ;采取行动,充分实现丧偶妇女的权利[N];中国妇女报;2016年
4 丁涛;民俗新规“吹绿”社区文明[N];中国社会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赵彤;离我们到底有多远?[N];长春日报;2006年
6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郑向春;因补助与扶持而起的纷争[N];中国文化报;2014年
7 李杨 编译;日本新险种辅助政府推广《老年人居住法》[N];中国保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2 孟猛;贵州丹寨县苗族丧葬仪式中的芦笙乐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贾力娜;三官寨彝族丧葬仪式音乐及教育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林林;为谁而歌[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5 廖松清;宗族认同下的吹打乐[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荣新;鲁西南丧葬纸扎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杨日;主体性选择与身体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陆栋梁;湘桂走廊丧葬仪式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甘代军;文化变迁的逻辑[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瑞程;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丧葬仪式音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2 陈琼;湘南地区汉族丧葬仪式的宗教人类学研究[D];华侨大学;2018年
3 杜思昱;人类学视野下的农村哭丧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陶荷丽;黔东南苗族丧葬仪式中的芦笙乐舞文化探究[D];贵州大学;2018年
5 郭金秀;基层干部与村民互动下的丧葬仪式变迁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6 雷烨;丧葬仪式及其运行的社会逻辑[D];武汉大学;2018年
7 姚婷婷;变迁与坚守:赣州殡仪馆的传统丧葬仪式音乐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
8 安丽丽;山东诸城桃林镇丧葬仪式音乐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7年
9 姚丹;册亨县大寨村布依族丧葬仪式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7年
10 李远思;湖北恩施土家族民间丧葬仪式规范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85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68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