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07:39
1978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重要的文化样式——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在中国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最初的倍受指责、边缘化状态逐渐地被社会认同,并从文化的边缘状态中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样式。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文化样式,流行音乐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发展特点,必然要受到该历史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各种因素互动影响的过程。因此,我们只有将流行音乐问题的研究置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才有可能取得较为全面、可信的结论。 因此,本文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影响为主要研究视角,在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针对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文化功能、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影响的关系展开分析与研究。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传入、回应、争论、初创:起步阶段的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5年)
第一节 港台流行音乐的传人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
第二节 “十五首抒情歌曲”的评选和“新星音乐会”的举办
第三节 对李谷一、朱逢博、程琳的演唱及一些歌曲的争论
第四节 广东音乐茶座的兴起与流行音乐在广州的初创
第五节 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二章 认可、超越、亚文化、低俗:第一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86—1988年)
第一节 首届百名歌星演唱会与“通俗唱法”在大型声乐比赛中的正式设置
第二节 “西北风”的兴起及其生成环境
第三节 亚文化群的突起及其在流行音乐中的参与和表现
第四节 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的认同和支持
第五节 俚俗歌曲的兴起与流行音乐步入低谷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 隐患、调整、批判与“卡拉0K”:步入调整期的流行音乐(1989—1992年)
第一节 步入调整期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第二节 摇滚乐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卡拉 OK”的传人与歌舞厅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 “亚运歌曲、《渴望》插曲、“红太阳现象”
第五节 对流行音乐的批判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四章 磨合、适应、调整、再发展:第二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93—1996年)
第一节 流行音乐新运作机制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港台流行音乐在大陆的发展以及文化管理上的调控
第三节 专业音乐理论工作者对流行音乐发展的关注
第四节 MTV、排行榜的出现以及大陆流行音乐与国际间的交流
第五节 摇滚乐的继续发展及有关流行音乐研讨会的举办
第六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严肃音乐通俗化、通俗音乐高雅化
第七节 问题与繁荣同现的流行音乐新一轮发展
第八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五章 多样化、创新、新传媒、国际交流:流行音乐新的发展期(1997—2003年)
第一节 流行音乐发展不稳定中的无序状态
第二节 各种法规政策的出台以及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与“新民乐”、“新民歌”
第四节 流行音乐高雅化的种种表现
第五节 流行音乐的国际交流
第六节 摇滚乐的新发展
第七节 “韩流”在大陆的风靡
第八节 互联网的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第九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六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功能研究
第一节 “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
第二节 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第三节 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个案调查--兼谈专业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的三个方面
第三节 对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三方面的基本认识
结论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后记
本文编号:3099320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传入、回应、争论、初创:起步阶段的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5年)
第一节 港台流行音乐的传人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
第二节 “十五首抒情歌曲”的评选和“新星音乐会”的举办
第三节 对李谷一、朱逢博、程琳的演唱及一些歌曲的争论
第四节 广东音乐茶座的兴起与流行音乐在广州的初创
第五节 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二章 认可、超越、亚文化、低俗:第一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86—1988年)
第一节 首届百名歌星演唱会与“通俗唱法”在大型声乐比赛中的正式设置
第二节 “西北风”的兴起及其生成环境
第三节 亚文化群的突起及其在流行音乐中的参与和表现
第四节 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的认同和支持
第五节 俚俗歌曲的兴起与流行音乐步入低谷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 隐患、调整、批判与“卡拉0K”:步入调整期的流行音乐(1989—1992年)
第一节 步入调整期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第二节 摇滚乐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卡拉 OK”的传人与歌舞厅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 “亚运歌曲、《渴望》插曲、“红太阳现象”
第五节 对流行音乐的批判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四章 磨合、适应、调整、再发展:第二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93—1996年)
第一节 流行音乐新运作机制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港台流行音乐在大陆的发展以及文化管理上的调控
第三节 专业音乐理论工作者对流行音乐发展的关注
第四节 MTV、排行榜的出现以及大陆流行音乐与国际间的交流
第五节 摇滚乐的继续发展及有关流行音乐研讨会的举办
第六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严肃音乐通俗化、通俗音乐高雅化
第七节 问题与繁荣同现的流行音乐新一轮发展
第八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五章 多样化、创新、新传媒、国际交流:流行音乐新的发展期(1997—2003年)
第一节 流行音乐发展不稳定中的无序状态
第二节 各种法规政策的出台以及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与“新民乐”、“新民歌”
第四节 流行音乐高雅化的种种表现
第五节 流行音乐的国际交流
第六节 摇滚乐的新发展
第七节 “韩流”在大陆的风靡
第八节 互联网的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第九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六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功能研究
第一节 “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
第二节 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第三节 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个案调查--兼谈专业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的三个方面
第三节 对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三方面的基本认识
结论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后记
本文编号:3099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099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