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践耳钢琴作品《哄娃娃调》的演奏与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21-07-12 14:08
《哄娃娃调》是朱践耳先生钢琴组曲《南国印象》中的一首,创作于1992年。这首钢琴曲由佤族民歌改编而成,描绘了一幅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温馨画面。该曲为单一部曲式,充分运用了四度和声,具有游离的调性特点。笔者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出发,在分析曲式调性的基础上,重点对作品的演奏及教学进行论述,力求为广大学习者在演奏此作品时提供一些借鉴。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2020,(2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创作背景
二、曲式调性分析
(一)曲式结构
(二)调式调性
三、演奏与教学
(一)音乐想象
(二)音乐技巧
1.触键
2.节奏
3.踏板
(三)重点难点
1.变化音较多。
2.左手大跳的音程。
3.左右手错位的节奏。
(四)练习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选析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的“绘画作品”[J]. 孙娟. 音乐创作. 2016(08)
[2]浅谈新时期中国钢琴作品的一些演奏体会[J]. 谢亚双子. 钢琴艺术. 2015(08)
[3]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巧妙糅合的典范——钢琴独奏曲《童嬉》的创作特色[J]. 王永振. 音乐创作. 2012(12)
[4]让历史告诉今天[J]. 朱践耳. 人民音乐. 2009(01)
[5]贵在探索创新——朱践耳的钢琴创作简析[J]. 饶余燕. 钢琴艺术. 2002(02)
本文编号:3280055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2020,(2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创作背景
二、曲式调性分析
(一)曲式结构
(二)调式调性
三、演奏与教学
(一)音乐想象
(二)音乐技巧
1.触键
2.节奏
3.踏板
(三)重点难点
1.变化音较多。
2.左手大跳的音程。
3.左右手错位的节奏。
(四)练习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选析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的“绘画作品”[J]. 孙娟. 音乐创作. 2016(08)
[2]浅谈新时期中国钢琴作品的一些演奏体会[J]. 谢亚双子. 钢琴艺术. 2015(08)
[3]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巧妙糅合的典范——钢琴独奏曲《童嬉》的创作特色[J]. 王永振. 音乐创作. 2012(12)
[4]让历史告诉今天[J]. 朱践耳. 人民音乐. 2009(01)
[5]贵在探索创新——朱践耳的钢琴创作简析[J]. 饶余燕. 钢琴艺术. 2002(02)
本文编号:3280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28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