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歌曲的意向性建构与传统文化导入
发布时间:2022-08-08 11:15
<正>胡塞尔认为:对意向性的理解应是体验的特征,就是对某种事物的意识,即为某种事物赋予意义,从而把某种事物建构成为意向对象,这就是意向性建构。意向性是人类心智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而在其心理世界衍生的一种"指向"或"关于"该客观世界的、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状态或活动。(1)换言之,意向性具有指向性的特征。一首经典的儿歌,是留在每个人记忆中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它包含的是童年文化,这种儿童歌曲中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第一抹精神滋养”——儿童歌曲中的传统文化“意向性”建构
二、“生活世界的关照”——儿童歌曲中的生活“意向性”塑造
三、“对话古代诗词”——儿童歌曲中的审美“意向性”关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谷建芬歌曲作品的艺术特色[J]. 魏德泮. 中国文艺评论. 2017(07)
[2]意义建构的意向性解释[J]. 张巨文.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06)
[3]论教育文本的意向性建构[J]. 周险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05)
本文编号:367140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第一抹精神滋养”——儿童歌曲中的传统文化“意向性”建构
二、“生活世界的关照”——儿童歌曲中的生活“意向性”塑造
三、“对话古代诗词”——儿童歌曲中的审美“意向性”关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谷建芬歌曲作品的艺术特色[J]. 魏德泮. 中国文艺评论. 2017(07)
[2]意义建构的意向性解释[J]. 张巨文.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06)
[3]论教育文本的意向性建构[J]. 周险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05)
本文编号:3671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67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