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
发布时间:2017-05-17 19:17
本文关键词: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国的作曲家,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古典主义的传统原则,始终坚持以古典主义形式创作音乐,与他同时代的音乐家相比,他的创作思想最接近贝多芬的创作理念。勃拉姆斯的伟大艺术造诣使他把浪漫主义时期的精髓和古典主义时期的完美融合在一起,用最简单的手法,展现了最纯洁的音乐。 晚期二十首钢琴小品(Op.116—Op.119)是浪漫主义时期这一体裁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勃拉姆斯创作这几首钢琴小品的灵感受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等人的作品的启发,并把钢琴小品这一体裁谱写得淋漓尽致。在勃拉姆斯的钢琴小品中,其结构简单明了,织体自由,每首钢琴作品都创作的朴实而有特点。但在一些作品中还可以看出其内容和形式与舒曼的创作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些作品把勃拉姆斯内心的独白和对生活的体会描绘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勃拉姆斯钢琴小品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无标题性。他的创作手法细腻、形象丰富、具有戏剧性,这些小品几乎是由随想曲和间奏曲组成的。随想曲富有活力,激情洋溢,把他外向性格的一面展露出来。间奏曲则温和抒情,富于幻想,展露他内向性格和复杂的思想情感的一面。勃拉姆斯钢琴小品的创作很多都是根据民歌改变而来,旋律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用最朴实的音乐语音,展现了最本质的音乐灵魂。他非常清楚的知道如何用最简单的旋律,触动听众的心灵深处。 本文将从这几首钢琴小品入手,对他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乐曲的演奏和作品的分析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勃拉姆斯 钢琴小品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创作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作者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一、作者简介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第二章 钢琴作品介绍及创作风格、背景12-18
- 一、钢琴作品介绍12-13
- (一) 早期钢琴作品(奏鸣曲时期)12
- (二) 中期钢琴作品(变奏曲时期)12-13
- (三) 晚期钢琴作品(小品时期)13
- 二、创作背景13-16
- (一) 成长背景13-14
- (二) 时代背景14
- (三) 社会文化背景14-16
- 三、创作风格16-18
- (一) 早期钢琴作品风格特征(奏鸣曲时期)16
- (二) 中期钢琴作品风格特征(变奏曲时期)16
- (三) 晚期钢琴作品风格特征(小品时期)16-18
- 第三章 作品分析与演奏18-43
- 一、节奏18-22
- (一) 切分节奏18-19
- (二) 赫米奥拉比例手法19-21
- (三) 动力性的节奏型21-22
- 二、速度与力度22-30
- (一) 速度22-27
- (二) 力度27-30
- 三、和声30-32
- (一) 减七和弦的大胆使用30-31
- (二) 传统和声的调性功能31-32
- 四、织体32-36
- (一) 和弦式的织体32-34
- (二) 低音式的织体34
- (三) 横向与纵向的织体形式34-35
- (四) 对位手法35
- (五) 复调和对位35-36
- 五、旋律36-37
- (一) 旋律出现在男高音声部36
- (二) 分解和弦构成的旋律36-37
- (三) 两条旋律同步进行37
- 六、踏板37-39
- 七、触键与音色39-43
- (一) 力度39
- (二) 旋律音的音色要突出39-41
- (三) 声音色彩的变化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后记4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禹;勃拉姆斯《幻想曲集OP116》的分析与演奏[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马柯;勃拉姆斯钢琴作品《匈牙利舞曲》独奏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7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