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论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多种“角色”

发布时间:2017-06-21 01:03

  本文关键词:论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多种“角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弦乐四重奏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是一种传统的西方音乐体裁,与管弦乐队宏伟磅礴的气势和丰富多变的音色相比,它是以亲切、入微的表现见长。由于它演奏乐器数量有限,所以每个声部的独立性都可以清晰施展出来,它特有的亲切和优雅的气质一直给广大的听众带来不同的音乐体验,因此也倍受广大音乐人士的青睐。大提琴作为弦乐四重奏的主要成员,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大提琴在室内乐中的重要性,在弦乐四重奏的共性中寻找大提琴的独特性。弦乐四重奏中的大提琴有别于大提琴的独奏及乐队合奏,在室内乐中大提琴则是一个赋有多角色的重要乐器,以往研究者大多是以演奏员应该具有的音乐素养方面出发来展开研究,如从音准,节奏等方面入手,研究的是重奏的整体性问题,本文则是通过大提琴在重奏演奏中扮演不同角色时应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基于室内乐这一体裁基础之上,注重大提琴本身特殊角色的研究,也联系演奏者的技术方面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多种角色,来解析大提琴如何能够更好的演奏弦乐四重奏作品,首先了解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重要性,既然大提琴是弦乐四重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么就要了解为什么大提琴如此重要,通过配器法、和声学、音乐美学的理性分析,了解到在作品中,音响的配置、声部的组成、和声的构成等诸多问题,从中能够了解到大提琴在重奏中的重要之处。由于大提琴在四重奏中如此重要,那演奏者在自身技巧、乐感和人文素养上也需要具备很好的素质。大提琴在四重奏中扮演了很多角色,从不可或缺的第三者到配角最终成为主角,这种角色的扮演伴随着社会变革、人文进步而逐渐改变,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性格,通过对各种“角色”的分析,使我们更好的完成作品。经过以上研究,对《论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角色”》这一论题做出概括性的总结。希望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发掘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大提琴独特性,为在这方面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为其他研究者做一份参考。
【关键词】:大提琴 弦乐四重奏 独特性 角色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22.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2
  • 一、选题依据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一)专著类9-10
  • (二)论文类10-11
  • 三、主要研究方法11-12
  • 第二章 大提琴在室内乐中的重要性12-26
  • 一、从理性——音乐理论中探索感性的大提琴艺术12-21
  • (一)阅读配器法,,思考大提琴在重奏中的作用13-18
  • (二)在和声学中凸显声部特色18-20
  • (三)从音乐美学角度体会大提琴音色的作用20-21
  • 二、大提琴乐手演奏室内乐中应具备的素质21-26
  • (一)娴熟的技巧21-23
  • (二) 良好的乐感23-24
  • (三)较高的人文艺术素养24-26
  • 第三章大提琴在室内乐中的“角色”与其它乐器合作的要点26-40
  • 一、大提琴在室内乐中的“角色”26-32
  • (一)第三者26-28
  • (二)配角28-30
  • (三)主角30-32
  • 二、大提琴在室内乐中扮演各个角色时应注意的合作要点32-40
  • (一)第三者---红花还要绿叶配33-34
  • (二)配角---心甘情愿的“第二名”34-35
  • (三)主角---谦虚的“理直气壮”35-40
  • 第四章大提琴在中外室内乐作品中“角色”的分析与把握40-50
  • 一、中国作品分析40-41
  • 二、外国作品分析41-49
  • (一)海顿作品2首41-44
  • (二)莫扎特作品2首44-46
  • (三)贝多芬作品2首46-49
  • 三、准确把握在重奏中各种角色的扮演49-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历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玲;;第一弦乐四重奏[J];音乐创作;2003年04期

2 马莉;弦乐四重奏的演奏配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4期

3 竹岗;;第二弦乐四重奏[J];音乐创作;2004年02期

4 周明;关于弦乐四重奏教学与演奏的几个问题[J];齐鲁艺苑;2004年02期

5 沈

本文编号:467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467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2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