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壮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刘三姐歌谣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17 03:10

  本文关键词:壮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刘三姐歌谣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壮族民间音乐 传承 发展 刘三姐歌谣


【摘要】:刘三姐歌谣依托歌圩得以传承与发展,其具有增强族群凝聚力、维系族群和谐、促进家庭和谐、倚歌择配等社会功能。然而,刘三姐歌谣在传承发展中仍面临原生壮语刘三姐歌谣的传播受到限制、刘三姐歌谣传承人缺乏、刘三姐歌谣文化商业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要促进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与发展,应采取多种渠道,促进刘三姐歌谣的"本土化"发展、创新性发展和"国际化"传播。
【作者单位】: 河池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壮族民间音乐 传承 发展 刘三姐歌谣
【基金】:广西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A类(2011JGA101)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以刘三姐歌谣为例壮族民间音乐作为壮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族人民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山歌对唱是壮族民间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壮族人民素以能歌、善歌而著称,他们往往以山歌对唱来传情达意、倚歌择配,从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歌圩以及“三月三”歌节等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革;广西壮族民歌概略[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2 石丽琳;;刘三姐歌谣的源流及意义[J];科学决策;2008年10期

3 张声震;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丛书》总序[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4 任旭彬;;刘三姐歌谣的跨文化传唱[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5 黄桂秋;;刘三姐歌谣的文化阐释[J];钦州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陈家友;;从平果壮族歌圩的盛行看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7 史凯敏;;文化生态变迁下的刘三姐歌谣发展策略[J];民族音乐;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扬;伍润华;周强;;陈述刘合唱音诗《江山多娇》分析与研究[J];大家;2012年02期

2 韦桂喜;;电影《刘三姐》民歌特色赏析[J];大家;2012年03期

3 唐钱华;;文化发展坐标中的壮族文学——读《壮族文学发展史》[J];东方丛刊;2009年03期

4 覃素香;;广西壮族聚集地初等教育打造壮族校园文化特色初探[J];传承;2010年09期

5 覃冯;;壮族传统伦理思想管窥[J];广西教育;2012年39期

6 吴德群;;壮族山歌文化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7 曹婉婷;;电影《刘三姐》歌曲的音乐特点分析[J];考试周刊;2010年17期

8 任旭彬;;想象性边界:刘三姐形象的文化功能[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1期

9 任旭彬;;想像性边界:刘三姐形象的文化功能[J];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李伟华;拓展壮学族际研究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昭;民歌传唱与文化书写[D];四川大学;2007年

2 王志芬;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耿美云;城市公共空间特色景观衍续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陶玉华;广西罗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林地碳储量的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吴德群;壮族山歌与人的社会化[D];南京大学;2012年

6 冯丽荣;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任旭彬;刘三姐形象的符号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安然;改革开放以来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清玲;生态民俗学视角下的布洛陀文化探究[D];广西大学;2011年

3 周炜;借音壮字阴声韵韵母系统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4 唐未平;广西壮族人文字使用现状及文字社会声望调查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5 康忠慧;右江地区“岑氏土官”信仰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凌燕;广西土兵戍边与国防建设检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晓山;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南科敏;壮族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的稻作文化内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向骏;《布洛陀经诗》的民间信仰文化内涵解读[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滕腾;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时;;审美的符号创造[J];创作评谭;2004年04期

2 黄革;广西壮族民歌概略[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3 谢萍;;《刘三姐》魅力历久不衰的原因探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覃乃昌;;刘三姐:华南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歌神与爱神[J];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谢铭;;论刘三姐文化的内涵及其旅游开发[J];学理论;2009年12期

6 农冠品;泛说右江流域壮族嘹歌[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7 顾有识;试论历史上的壮汉互为同化[J];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03期

8 潘琦;关于建设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9 张利群;文化交流视野中“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建构[J];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10 张声震;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丛书》总序[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旭彬;;《印象·刘三姐》的符号意义解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 陈斌;俞浏Y,

本文编号:686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686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f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