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基于“三箱”模型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热质传递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7:18

  本文关键词:基于“三箱”模型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热质传递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箱”模型 保温材料 多孔介质 热质传递 导热系数


【摘要】:保温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热工设备、建筑装饰、家电产品等生产和生活的多个环节。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其热质传递过程复杂多变,目前的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分析实验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粗宏观表征体元RMV(representative macroscopic volume),建立了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的两类“三箱”模型,即:第一类“三箱”模型和第二类“三箱”模型。第一类“三箱”模型包括:第一类黑箱模型、第一类灰箱模型、第一类白箱模型;第二类“三箱”模型包括:第二类黑箱模型、第二类灰箱模型、第二类白箱模型。基于上述6种模型,进而建立了每种模型下的传热模型,推导了不同传热模型下计算导热系数的数学模型。数值计算了101.325KPa,70°C的干空气,在玻璃棉粗宏观表征体元中传递时的导热系数,据此分析了孔隙率、孔隙通道分布系数、平均迂曲度、孔隙通道倾斜角度与保温材料多孔介质导热系数的关系。得到:导热系数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导热系数随平均迂曲度增大而增大,导热系数随孔隙通道分布系数增大而增大,导热系数随孔隙通道倾斜角度增大而增大四条重要结论。自主研制了一套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测试装置,以孔隙率为35%的玻璃棉为例,进行了导热系数测试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对比分析,两者误差范围,数值符合工程标准。证明本文基于粗宏观表征体元RMV所建立的“三箱”模型可直接用于分析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热质传递问题,并可用其分析计算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的导热系数。本文研究结论为开展保温材料多孔介质及其它多孔介质中的动量、能量和质量传递机制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同时,对保温材料生产制作工艺具有一定科学指导意义。
【关键词】:“三箱”模型 保温材料 多孔介质 热质传递 导热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5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第一章 前言9-18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9
  • 1.1.2 保温材料的重要性9-10
  • 1.1.3 保温材料的种类10
  • 1.1.4 保温材料研究现状10
  • 1.2 多孔介质10-16
  • 1.2.1 多孔介质的定义10
  • 1.2.2 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的重要意义10-11
  • 1.2.3 多孔介质热质传递国内研究进展11-14
  • 1.2.4 多孔介质热质传递国外研究进展14-16
  • 1.3 本文研究内容16-18
  • 第二章 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的RMV研究方法18-23
  • 2.1 多孔介质研究的基本方法18
  • 2.2 多孔介质的RMV研究方法18-19
  • 2.3 多孔介质的基本参数19-22
  • 2.3.1 孔隙率19
  • 2.3.2 迂曲度19-20
  • 2.3.3 固体颗粒尺寸20
  • 2.3.4 孔隙尺寸20
  • 2.3.5 比面20
  • 2.3.6 渗透率20-21
  • 2.3.7 水力传导系数21
  • 2.3.8 饱和度21
  • 2.3.9 毛细压力21-22
  • 2.4 多孔介质热质传递过程22
  • 2.4.1 国内外目前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研究重点22
  • 2.4.2 多孔介质中的传热过程22
  • 2.4.3 多孔介质中的传质过程22
  • 2.5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基于RMV的“三箱”模型23-33
  • 3.1 第一类“三箱”模型23-27
  • 3.1.1 第一类黑箱模型23
  • 3.1.2 第一类黑箱传热串联模型23-24
  • 3.1.3 第一类黑箱传热并联模型24
  • 3.1.4 第一类灰箱模型24-25
  • 3.1.5 第一类灰箱传热模型25
  • 3.1.6 第一类白箱模型25-26
  • 3.1.7 第一类白箱传热模型26-27
  • 3.2 第二类“三箱”模型27-32
  • 3.2.1 第二类黑箱模型27
  • 3.2.2 第二类黑箱传热串联模型27-28
  • 3.2.3 第二类黑箱传热并联模型28-29
  • 3.2.4 第二类灰箱模型29
  • 3.2.5 第二类灰箱传热先串联后并联模型29-30
  • 3.2.6 第二类灰箱传热先并联后串联模型30-31
  • 3.2.7 第二类白箱模型31
  • 3.2.8 第二类白箱传热模型31-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基于“三箱”模型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33-38
  • 4.1 第一类“三箱”模型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33-36
  • 4.1.1 第一类黑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33-34
  • 4.1.2 第一类灰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34
  • 4.1.3 第一类白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34-36
  • 4.2 第二类“三箱”模型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36-37
  • 4.2.1 第二类黑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36
  • 4.2.2 第二类灰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36-37
  • 4.2.3 第二类白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37
  • 4.3 本章小结37-38
  • 第五章 实验验证及对比分析38-45
  • 5.1 实验装置介绍38
  • 5.2 实验原理38-39
  • 5.3 实验数据39-41
  • 5.4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41-44
  • 5.5 本章小结44-4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45-47
  • 6.1 结论45
  • 6.2 展望45-47
  • 参考文献47-56
  • 发表文章目录56-60
  • 参加科研情况60-61
  •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61-62
  • 获奖情况62-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广树,姜培学,李勐;单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和换热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李大鸣,张红萍,李冰绯,高永祥;多孔介质内部流动模型及其数学模拟[J];天津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王建省;非对称热渗流域多孔介质中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施明恒,樊荟;多孔介质导热的分形模型[J];热科学与技术;2002年01期

5 李传亮;多孔介质的应力关系方程——答周大晨先生[J];新疆石油地质;2002年02期

6 苏向辉,昂海松,许锋;多孔介质传热传湿过程多层不连续问题的数值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郝锦志,雷树业,王补宣,芦秋敏,马斌;多孔介质突破特性的薄层效应[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刘泽佳,李锡夔,武文华;多孔介质中化学 热 水力 力学耦合过程本构模型和数值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9 王恩宇,程乐鸣,褚金华,施正展,骆仲泱,岑可法;渐变型多孔介质中燃气燃烧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10 赵治国;解茂昭;;实心与空心锥形喷雾与热多孔介质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胥蕊娜;姜培学;赵陈儒;黄寓理;;流体在微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韦昌富;;多孔介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3 黄拳章;郑小平;姚振汉;;含液多孔介质力学问题的边界元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饶文涛;李本文;;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工业应用数值模拟研究[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郁伯铭;员美娟;;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的分形分析[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尚平;于大森;吴万娣;;生物脏器多孔介质的孔径分布和比面[A];全国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1年

7 刘志峰;赵刚;张有为;刘正锋;李柯;王晓宏;;固体颗粒在逾渗多孔介质中的吸附特性[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吴金随;尹尚先;;颗粒堆积型多孔介质内孔喉模型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黄拳章;郑小平;姚振汉;;用边界元法模拟含液多孔介质的等效力学行为[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建省;王晓纯;;具有流固热耦合影响的可变形多孔介质动态物质面分界特征[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刘相东;多孔介质干燥理论与应用并行[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饶文涛;多孔介质燃烧新技术及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3 饶文涛;新一代燃烧技术——多孔介质燃烧[N];中国冶金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赛;多孔材料毛细孔收缩热质传递及分形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欧阳小龙;多孔介质传热局部非热平衡效应的基础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3 苗同军;裂缝型多孔介质渗流特性的分形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琪;悬浮微小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运移特性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代华明;多孔介质内煤矿低浓度瓦斯燃烧波多参数耦合时空演化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郑佳宜;硅藻土基调湿材料内热湿迁移过程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刘宏升;基于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的超绝热发动机的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林博颖;惰性多孔介质内的液雾燃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张东辉;多孔介质扩散、导热、渗流分形模型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10 王恩宇;气体燃料在渐变型多孔介质中的预混燃烧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洋;重金属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模型与仿真[D];重庆大学;2012年

2 戴振宇;部分填充多孔介质通道内流体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陈龙;HPAM在多孔介质中的成胶及运移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杨君;具有表面辐射的部分填充多孔介质的复合腔体内高瑞利数自然对流传热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5 芦凯;部分填充复合多孔介质腔体自然对流及传热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6 雷长征;饱和多孔介质介观尺度孔隙流的Lattice Boltzmann模拟[D];南京大学;2015年

7 毛泽魁;多孔介质森林模型中流场分布特征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苗月兴;基于多孔介质的厢式载货汽车气动减阻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田恩辉;多孔介质弹性动力学理论通解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10 房关考;多孔介质通道发展传热的理论研究及数值分析[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11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011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d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