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的审美价值探究——以龙山黑陶为例
本文关键词:黑陶的审美价值探究——以龙山黑陶为例
【摘要】:黑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龙山黑陶以其特有的造型语言和装饰技巧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本文试图从材料、工艺、观念等方面,探究在形成这些美的过程中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从而达到传承和发展现代黑陶的目的。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
【分类号】:J527
【正文快照】: 龙山黑陶(以下简称黑陶)的造型与装饰在整个造物史上作为一种文化内涵传播的符号存在,它本身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在现今的社会生活中,它也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信息载体而存在。现代设计中,运用这种承载有传统文化的符号在作品中,可以强有力的表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光武;;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标准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李玲;;艺术设计教学中实验教学的作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邱志茹;;艺术设计理论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8期
4 王闻;;唐宋花卉装饰纹样的差别[J];国外丝绸;2006年01期
5 邹宏;李元海;李文晓;;《探索发现》栏目美学价值浅析[J];当代电视;2013年08期
6 周鼎,徐达,王龙;从科学走向艺术——浅论21世纪中国手机造型设计[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7 黎文丽;高时阔;宇文高峰;郭开选;;科技期刊版面设计的审美原则[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1期
8 胡玲玲;许征尼;;《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重视刊物整体美的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1期
9 吴筱荣;;走出构成艺术教学的误区——基于当前构成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美术大观;2008年09期
10 周延木;;初探包豪斯的艺术风格[J];美术大观;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吴文清;两周中原与楚文化视野下的器物工艺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谷莉;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邵晓峰;中国传统家具和绘画的关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许超;现代包装设计尺度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姜松荣;“第四条原则——设计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南;北京传统工艺产业人力资源发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晨;论传统青花装饰艺术的设计观[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2 刘兵;论生活陶艺的手工之美[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3 靳晓彤;论家具中的折叠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萍;“趣”围“隔”新—软隔断营造趣味性室内空间探讨[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贤富;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坐具的设计因缘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6 陆军;宋代梅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7 吕杰锋;数字化艺术设计略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易西多;城市景观的造型原理[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陆江艳;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汪浩;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图案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原始文化的瑰宝——龙山黑陶[J];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2年07期
2 ;章丘:深入推进版权示范园区建设 带动龙山黑陶文化产业健康发展[J];中国版权;2013年04期
3 张栋;;龙山黑陶包装设计新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23期
4 王舒冰;;文化之乡送宝来[J];河北陶瓷;1983年03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茂东邋景慎钊;助力龙山黑陶产业化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炜敏;龙山黑陶千年之后的复兴[N];济南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170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17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