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艺术对现代设计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方现代艺术对现代设计影响研究
【摘要】:"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提出了新的艺术理论就是"艺术应当与技术互相结合"原则;包豪斯的设计教学并使设计理论研究大放异彩,从此符合现代机器化大生产的现代设计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包豪斯的建立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设计的开端;而发端于7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则是对国际主义风格的反叛,以寻求更有活力的、多元的文化。通过借助过去的维多利亚、新艺术与装饰艺术风格,激发了许多设计师的怀旧思潮,将老的艺术形式进行现代化的运用,使产品具有浓厚的艺术创造意味,拓展了设计的理念和语汇。
【作者单位】: 黑河学院;
【分类号】:J505
【正文快照】: 一、现代艺术家们促生了现代设计20世纪之前,美术和艺术设计一直被归于艺术领域之中。传统的雕塑、绘画、建筑等视觉艺术形式与传统工艺美术相互紧密结合并互相影响。直至19世纪末期,“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提出了新的艺术理论就是“艺术应当与技术互相结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轲;关于“现代性”——读史随笔之一[J];美术;1982年03期
2 ;为什么需要艺术——朱青生和邱志杰的对话[J];艺术界;1997年05期
3 五福;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记北京中神亚雕塑有限公司制作的大型城雕“东方之光”[J];雕塑;2000年03期
4 吕胜中;寻找出口[J];美术研究;2002年03期
5 左靖;纯粹的姿态20·21艺术工作室开放展评析[J];艺术界;2002年01期
6 冯信群;素描与创造性思维——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朱其;以“新水墨”为例:中国绘画传统何以不能转向现代?[J];美苑;2005年02期
8 翁利;;常与变中成一家——记文备先生的现代水墨艺术[J];剧影月报;2007年03期
9 鲍栋;陈宇飞;;陈宇飞访谈[J];艺术与投资;2009年01期
10 锦亚楠;;剪刀下的艺术——民间剪纸[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阳;;追寻梦想的艺术——澳大利亚云多姆土著门画介绍[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建刚;;艺术创作中的继承与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魏运成;;谢幕后的省思——梦游《中国现代艺术展》所想到的[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春辰;;造像与当代影像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5 左庄伟;;也谈西方现代派艺术[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6 肖鑫;;“自律”启蒙的迟来与书法大众化背景下的受困[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7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8 方志凌;;身体的隐喻[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史修永;;从焦虑体验的角度看表现主义的审美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朱敬一;陈潇;;一个流派的缺失[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小平;古典与现代艺术的结合[N];中华新闻报;2002年
2 记者 陈海通;“玩火艺术家”在西办个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树伟;邱振中 我愿意深入感动我的一切[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爱云;将现代艺术融入传统刺绣[N];经济日报;2008年
5 欧叶群;现代艺术大师与珠宝设计[N];中国黄金报;2001年
6 早报记者 马俊;无法“一蹴而就”的民营美术馆[N];东方早报;2007年
7 倪敏;体味现代艺术 塑造美的永恒[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8 刘春芽;为什么版画专业容易出当代艺术人才[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孙伶邋特约记者 潘颖;给香奈儿一棵许愿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陈履生;书法无法则乱[N];美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贺羽;浮华世象中的凝思[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王燕飞;进入主流[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6 胡寿荣;理智与直觉[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7 曹晖;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8 李梦;论视觉艺术中的怪诞[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相喜;冲突与融合[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10 苏于芬;美术馆[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巍巍;二十世纪早期的现代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4年
2 姬准;双重视野[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邓美林;在传统写实与现代艺术之间守望[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志恒;借鉴 促进 融合[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孟刚;现代艺术对社会主义波兰艺术海报设计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梁智龙;设计基础课程与现代艺术的创造性思维[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先军;极少主义艺术与室内设计[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8 许嘉樱;没有光,就没有首饰[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崔剑;“85美术运动”留给我们的认识与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彭鲲;现代主义美术和中国高等美术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84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18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