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徽州古建筑木雕装饰图案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30 20:15

  本文关键词:徽州古建筑木雕装饰图案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徽州 古建筑 木雕 装饰图案 艺术价值


【摘要】:徽州古建筑木雕装饰图案艺术是徽州民情、民俗的主要载体,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在雕刻技法、构图、造型、取景、表现形式、创作风格上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及手法,使木雕装饰图案融装饰艺术与建筑结构于一炉,互为连缀,相得益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
【分类号】:J525
【正文快照】: 一、徽州古建筑木雕装饰图案形成的影响因素(一)徽商发展的影响今人所称的“徽州”,是一个历史概念。在地域范围上,它包括今安徽省黄山市的全部(包括屯溪区、黄山区、歇县、黔县、休宁县、祁门县等),,以及今隶属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和今隶属江西省的赘源,处于安徽、浙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兴毅;管欣;;徽州古民宅木构架类型及柱的营造[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杨兰英;;关于徽州“天井”建筑空间设计的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岳毅平;吴惠敏;郭其智;;试析徽州园林的文化意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岳毅平;;安徽园林发展史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谢震林;谢珂;;浅析徽州古民居室内装饰的艺术价值[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6 李丛芹;黄宾虹山水画笔墨的层次性序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高飞;;新安画派名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王永敬;;笔墨风骨中的黄山——论渐江艺术的写生纪游品格[J];书画世界;2011年01期

9 丁晖明;;“游观”的智慧与黄宾虹的师造化说[J];书画世界;2012年03期

10 汪注;;从窄巷走向通衢:芜湖市长街商业圈追往与展望[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建中;;对南阳汉代画像砖艺术的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岳;毅平;;论徽州园林的生态价值观[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王文革;;怪诞艺术:徘徊在原始与现代之间[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郑珊珊;明清侯官许氏家族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张晓舒;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尔波;明清时期祁门谢氏宗族及其遗存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吕作用;傅雷与视觉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杨星星;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志勇;混沌分形新时空观的探讨与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江保锋;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龚静芳;江西徽式民居雕饰艺术特点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韩盛华;建筑美术课程体系理论教学研究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晓霞;凝神写心、千古绝唱[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郝鸣;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纹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丁伟;始秩序,致混沌[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静;明代缠枝纹视觉形式语言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谦;滑雪服曲线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孙敏娜;云南文山壮族背带造型与装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徽州古建筑艺术遗产及其文化保护[J];艺术百家;2005年05期

2 田惠民;;试论山西民居的木雕艺术[J];文物世界;2005年06期

3 徐铭尔;;中国江南古建筑木雕艺术——浙江武义俞源星象村明清古建筑木雕[J];浙江工艺美术;1998年04期

4 吴扬;;剑川白族木雕艺术的展示与传播[J];今日民族;2010年06期

5 郝昌明;;山西明清民居建筑木雕艺术与保护[J];文物世界;2008年06期

6 黄明;;论徽州木雕的文化内涵[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0期

7 顾方松;;俞源八卦星象村的古建木雕[J];浙江工艺美术;1999年02期

8 任成达;;徽州砖雕艺术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刍议[J];美术大观;2008年11期

9 张广平;;蒙古地区与中原地区装饰图案比较研究[J];科技风;2009年22期

10 左春丽;岳金方;;木材双面透雕工艺过程及技术要点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瑞菊;王晏民;宋代学;;基于古建筑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研究(英文)[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丽娟;;关于古建筑保护中新型材料的应用[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杨星星;;深圳市元勋旧址修缮设计[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刘江荣;崔国智;;浅析晋中市古建筑消防安全状况及对策[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6 刘希臣;王厚华;;我国古建筑的火灾特征及消防对策[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7 易志学;雷安林;王长金;;山区古建筑防雷现状及解决对策探讨浅析[A];贵州省气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的讲话[A];中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苏州)论坛资料汇编[C];2006年

9 段丽娟;何林;;试论中国传统色彩与中国古代建筑的关系[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10 沈葳;余小燕;;古越文化,故里风情——浅谈诸暨市西施故里夜景照明设计[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山西古建筑装饰图案的吉祥寓意[N];太原日报;2010年

2 胡庆阳;东阳古建筑中的木雕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消除古建筑火灾隐患[N];人民公安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于铁成;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N];乐山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卫卫;古建筑:拿什么来保护你?[N];中华建筑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张孔生;三古建筑有望青春再现[N];扬州日报;2010年

7 翁鸿祥;晋江为古建筑“把脉”[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7年

8 张忠书邋董发爱;婺源发现罕见山地古建筑[N];上饶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毛绍清;江中兰的古建筑情结[N];西南电力报;2004年

10 ;河南古建处境堪忧[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拥军;广式木雕艺术及其在建筑和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王林安;应县木塔梁柱节点增强传递压力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李俊;西藏阿里普兰科迦祖拉康门雕释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5 邹怡;明清以来徽州茶业及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孟昭博;西安钟楼的交通振动响应分析及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郭美锋;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蔡昕;高海拔低气压条件对细水雾灭火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李振华;西藏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可燃物燃烧特性和烟气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仲博;建水古桥装饰图案研究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薛磊;基于Internet古建筑(厦门南普陀寺)三维展示及虚拟沉浸系统[D];厦门大学;2007年

3 翟慧娟;西安东门城楼城墙弹塑性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4 孙薇;古建筑的社会保护及其框架下的旅游利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朱强;古建筑火灾烟气流动模拟与模型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刘希臣;我国古建筑防火保护策略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于子绚;应力波检测古建旧木缺陷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魏筠;广州地区古建筑装饰语言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黄蕾;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晓芳;阻力仪在古建筑木构件勘查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0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240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7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