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彩陶艺术的装饰思维
本文关键词:浅议彩陶艺术的装饰思维 出处:《电影评介》2012年1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装饰艺术即运用或者吸收装饰性艺术形式特点而创作的事物。原始社会的彩陶艺术是与原始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装饰艺术。以互渗、多象、通感为造型基础及后期逐渐摆脱最初对现实的模仿和实用功能的束缚,向形式美的方向发展是其装饰思维的特点。
[Abstract]:Decorative art is the use or absorption of decorative art for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ation of things. The primitive society of painted pottery ar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fe of the original ancestors of the decorative art. Synaesthesia is the foundation of modeling and gradually gets rid of the shackles of the original imitation of reality and practical functions, and develops to the direction of formal beauty, which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its decorative thinking.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
【分类号】:J527
【正文快照】: 装饰艺术即运用或者吸收装饰性艺术形式特点而创作的事物。原始社会的彩陶艺术是与原始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表现形式。它们既是实用艺术,又被融入审美意识,是物质因素与审美因素的混合产物。早在山顶洞人时期,原始先民已经开始使用钻孔、刮削、磨光、刻纹、彩绘等技术,使工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啸龙;;关于《九歌》二《湘》的神灵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邵秀芳;;反讽的影像——由新批评到解构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3 曹雪立;;解读西方“神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周宪;论艺术的哲学意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5 宇杰;历史之谜:从一种假说到科学的嬗变——兼谈维科对马克思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6 葛桂录;;另一种声音:维柯、巴雷蒂对“中国神话”的解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于沛;对近代大国崛起的文化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8 雷武锋;;论维柯的隐喻观[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9 黄蕾;;《荷马史诗》中的英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10 李振峰;;深于取象:甲骨文字的意义生成及其文学意蕴[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姚晓鸣;;希腊女神的女人角色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颜水生;;历史的寓言性——莫言小说“种的退化”主题新解[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春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诗性智慧的历史透视[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4 杨彦斌;李建森;;论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实践理性向度[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5 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海萍;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7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肖建喜;隐喻对针灸学经典理论建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叶;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诗性”魅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高皓s,
本文编号:1378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37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