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武夷民间传统造型艺术中装饰图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7 03:50

  本文关键词: 武夷 传统造型 装饰图案 出处:《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在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民间文化的消亡速度明显加快。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的巨大社会转型,对中国这一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度来说是带根本性的,其终结的是一个农业时代,对传统的乡村生活及附着于其上的文化多样性具有颠覆性,使得各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日趋雷同化、模式化。民族民间文化要生存发展,首先应该进行保护。 中国民间传统图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民族历史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先人们通过这些直观可感的完美形式,表达对幸福美满生活和财富的热切和渴望。而武夷传统造型艺术中的装饰图案是这棵大树中的一支,对它的研究起着丰富和充实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民间传统造型艺术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的阐述;对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的阐述为基础;对武夷传统图案的载体物建筑、剪纸、家具和瓷器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影响武夷传统装饰图案发展的因素,总结出武夷传统装饰图案的设计规律与特点,从而揭示对现代设计的启示意义。 正文共计35000字,图片共63幅。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celerat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rate of folk culture wiping out is quickening obviously. The huge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s the core. It is fundamental for this agricultural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which ends with an agricultural era, and has a subversive effect on the traditional rural life and the cultural diversity attached to it, making all kinds of national cultures. Regional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imilar and stylized. To survive and develop, national folk culture should be protected first. Chinese folk traditional patter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 complete set of artistic forms to express national history. Express the eagerness and desire for a happy life and wealth. The decorative pattern in Wuyi traditional plastic arts is a branch of this big tree, which plays a rich and substantial role in its research.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lastic art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ecorative pattern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o the Wuyi traditional pattern carrier object building, the paper-cut, the furniture and the porcelain; The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Wuyi traditional decorative pattern are studied, and the design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uyi traditional decorative pattern are summarized, thus revealing the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modern design. A total of 35000 words text, a total of 63 pictures.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5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木;杨剑坤;刘达友;郑友裕;;碧水丹山 天下武夷[J];文明;2011年08期

2 梁立波;;在武夷山中游历[J];人生十六七;2007年11期

3 叶木青;;武夷山雪飘[J];词刊;2011年08期

4 邹全荣;;定格在武夷山摩崖石刻上的隐逸情结——明代陈省云主题系列艺术石刻解读[J];艺术.生活;2007年06期

5 楼耀福;;武夷问茶[J];东方剑;2011年09期

6 邹全荣;;千针万线织奇葩——服饰绣片艺术鉴赏[J];艺术·生活;2005年06期

7 一壶道人;;这个春天,我与武夷岩茶有个约定[J];茶博览;2011年05期

8 邹全荣;;营造光影艺术的木雕窗[J];艺术.生活;2007年01期

9 岑培雷;;禅茶一味[J];茶博览;2011年07期

10 吴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天福先生和我的爷爷吴觉农在武夷山的一段往事(下)[J];茶博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光宇;;程洵的武夷山情结[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阮雪清;;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华及其价值[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陈庆元;;朱熹《九曲棹歌》的文化意蕴[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朱平安;;武夷山“茶洞”的文化蕴涵[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石子镜;;武夷山闽越王城遗址区保护与利用的思考[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曾震中;;玉皇在武夷山民间传说中的地位初探[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7 兰宗荣;;武夷山与朱子游道[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8 伊贤贵;王贤荣;谢春平;时玉娣;;武夷山樱属植物叶表皮形态扫描电镜观察[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9 李豫;黄有汉;;朱熹与武夷书院[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武夷山船棺的分布及现状[A];民族学研究第四辑[C];198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洪一树 杨明 东方尔;为了武夷山更美丽全人类共享有[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黄大维;营销武夷山[N];中国旅游报;2005年

3 熊慎端 兰旺生;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毕业生就业率96%[N];福建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杨建平;武夷山亟须交通突围[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5 熊慎端 郑仁杰;武夷山冲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N];闽北日报;2005年

6 彭建军;武夷山农家书屋满足农民求知致富愿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周小丽;日本云仙代表团考察武夷山[N];闽北日报;2008年

8 时报记者 林佳 曾宇星;借道茶博会 武夷山精耕“茶旅营销”[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9 记者 刘金伟 通讯员 刘晨鸣;第二届海峡茶博会暨武夷山旅游节硕果喜人[N];华东旅游报;2008年

10 周小丽;武夷山冲刺筹备工作[N];闽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远水;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周焱;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矿化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王邵军;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颜忠诚;武夷山鼠类体表寄生虫群落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1997年

5 邓享璋;闽北、闽中方言语音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金裕华;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潘洁茹;虫生真菌座壳孢的分离鉴定和代谢产物的活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孟华;中国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人地和谐论[D];河南大学;2006年

9 吕月良;福建山樱花群体遗传多样性、繁育技术体系和育种策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翁瑞泉;中国潜蝇茧蜂亚科分类(膜翅目:茧蜂科)[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健;武夷民间传统造型艺术中装饰图案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夏涛;白玉蟾与武夷山道教[D];厦门大学;2007年

3 吴剑豪;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与调控[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兰宗荣;白玉蟾武夷山行迹考论[D];山东大学;2008年

5 陈建平;世界遗产地武夷山旅游发展历程及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6 刘邓;武夷山市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7 周洁;传统元素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许纪泉;武夷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其空间分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喜艳;汉字构形及其在视觉设计中的演化[D];天津美术学院;2004年

10 蒋丽媛;风景名胜城市绿地系统规划[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7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467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1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