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艺术审美的继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8-02-11 09:28

  本文关键词: 传统文化 设计艺术 审美 传承 创新 出处:《学术交流》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师古为根,传承为本。5000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渊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是设计艺术繁荣发展的肥沃土壤。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是设计艺术发展的根本性的重要因素。首先是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视角分析艺术的价值,包括:"天人合一"性;自然、和谐、适中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其次是从传统文化风格中分析艺术审美的特征,包括传统建筑艺术、传统家具造型美、图案装饰艺术的蕴涵、"五行"说的传统色彩观和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最后是探寻传承文化与艺术创新,包括:继承——不断拓展传统艺术审美观;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Abstract]:Division is the root of ancient times, The heritag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are the fertile soil for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design ar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fundamental and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art. Is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t includes: nature, harmony, moderate "beauty of reason" and "implied beauty" in pursui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rt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tyle, includi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art, traditional furniture modeling beauty, and so on. The implication of pattern decoration art, the traditional color view of "five elements" theory and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dress. Finally, it is to explore the inheritance culture and artistic innovation, including: inheriting-constantly expanding the traditional artistic aesthetics; Innovation-the perfect blend of tradition and fashion.
【作者单位】: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60005) 广东省“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2B04050000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201323,01-33) 广东省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指委项目(201305010) 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3JYZ16)
【分类号】: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鹏飞;;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雷电;;影视服饰传统文化的视觉表达[J];电影文学;2010年18期

2 秦海涵;周燕芬;;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服装品牌中的应用探究[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2年02期

3 郭岩;;敦煌壁画服饰造型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2年18期

4 雷电;;中国传统纹样在服饰创意设计中的应用及影响[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吕媛媛;傩戏服装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的探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2 杨艳芳;《后汉书·舆服志》探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园;基于文化基因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斐;从旗袍的变革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走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张繁荣;;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J];纺织导报;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子奇;;论网络传媒与传统文化的渗透关系[J];作家;2009年12期

2 潘文国;;关于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思考[J];外语教育;2010年00期

3 苏红彦;;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阴山学刊;2009年02期

4 孔宏;吴岩;;和谐社会构建的传统文化分析[J];理论前沿;2006年04期

5 莫江平;;也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荣菊;;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J];成才之路;2007年26期

7 吴日岗;简华春;;历史文化传统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06年02期

8 崔华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马克思主义向度[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7期

9 李婧;;浅谈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里的传承[J];经营管理者;2010年03期

10 张紫微;;全球化和现代化危机面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从《通三统》一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佳;;传统文化与社区先进文化建设[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陈沛沛;杨枝青;杨杏林;张晶滢;肖芸;苏丽娜;;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缪品枚;;畲族与闽东传统文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4 冯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改革[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田峰;;传统文化与晋江文化的现代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媛媛;张小平;;谈色生“辉”——论中国五色的象征意义[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韦英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金英;;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东阳;高申春;;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意义[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黄学良;;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威;首届克州“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阿合奇开幕[N];克孜勒苏报;2007年

2 冯其庸;文化振兴需广开“才路”[N];人民日报;2007年

3 新华;利用节假日弘扬传统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见习记者 禹媚邋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曾木华;黄圃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N];中山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何沙洲 实习记者 吴闻莺;传统文化是一笔大财富[N];经理日报;2004年

6 陈四四;行走在挑剔的目光中[N];四川日报;2007年

7 著名学者 文怀沙;尊重传统不等于开倒车[N];人民日报;2008年

8 王玉梅邋程晓龙;媒体要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主讲人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刘梦溪;国学与传统文化[N];九江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郑照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可;80后与网络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海英;朝鲜民族稻草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东e,

本文编号:1502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502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