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试论女性服饰文化中的装饰过剩现象

发布时间:2018-03-08 05:15

  本文选题:装饰过剩 切入点:审美习惯 出处:《社会科学家》200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类服饰文化的演化和流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历史上都出现过许多装饰过盛的现象。对人体进行装饰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但“装饰”在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中都应该适度。人们只要把握好这个“度”,用心去体验在装饰时所处的环境、人们的接受程度等,就会深切领悟到装饰所带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美感。
[Abstract]:The evolution and evolution of human costume culture, whether in ancient or modern, there have been many phenomena of excessive decoration in history. Decorating the human body is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aesthetic pursuit that human beings have had since ancient times. But "decoration" should be moderate in any form of culture. People only need to grasp this "degree" and try their best to experience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are decorated, the degree of acceptance, and so on. Will deeply comprehend the decoration brings the true sense of beauty.
【作者单位】: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分类号】:TS941.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志平;传统儿歌魅力探源[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汤夺先;论藏族人生仪礼中的头饰[J];中国藏学;2002年04期

3 杨甫旺;;云南少数民族“衣尾”习俗探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戴成萍;;从民族服饰图案看中国的吉祥文化[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卞向阳;论中国服装史的研究方法[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6 胡同庆,胡朝阳;试论敦煌壁画中的夸张变形特征[J];敦煌研究;2004年02期

7 朱建军;从文字渊源物的角度对语段——记意文字类型学的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张宏梁;论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陶思炎;论民俗应用的主体与对象[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王云;花在中西文化中的隐喻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范婷婷;;解读新疆维吾尔族头饰孕含的宗教信仰涵义[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姜娓娓;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D];清华大学;2004年

4 郝庆云;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蔡元;主体意识的生成与扩张[D];吉林大学;2005年

6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9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征;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中国部分)[D];重庆大学;2002年

2 吴天谋;城市细部:设计原理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周维妍;主体性音乐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向华;迈向全新的生命周期[D];重庆大学;2003年

5 许洁;循山之纹理 绘路之新绿[D];重庆大学;2003年

6 曾琳智;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音乐性[D];湘潭大学;2003年

7 周雪丰;勃拉姆斯几首钢琴作品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肖霞;生命最初的愉悦及其物化——论原始艺术的发生[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安旭;大众的破坏行为和园林设计浅探[D];中南林学院;2004年

10 于晓艺;知识产权存在合理性的哲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先进;;论服装设计中语言符号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刘微;;Ralph Lauren 老爷子的老爷车[J];优品;2011年09期

3 车晟;Karges;;古老的时尚[J];美好生活(美兹);2011年05期

4 安静;;春夏镜款正红 秋冬潮流来袭[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1年08期

5 ;服饰配件[J];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2011年04期

6 ;环佩叮当[J];青岛画报;2011年07期

7 ;女装纵览[J];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2011年04期

8 刘岩;;丝巾,没那么简单 专访MARJA KURKI中国区总裁薛锐霞[J];优品;2011年06期

9 ;好看,好好看![J];世界高尔夫;2011年07期

10 helene;;当钟表遇到珠宝——透视2011年珠宝表流行风向标[J];中国黄金珠宝;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国蓉;;装饰呢绒的阻燃整理[A];第23届全国毛纺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周惠煜;杜建荣;;花式纱线发展方向的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缪建龙;;利用普通花式捻线机生产间断双色花式线[A];第十三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祖勤;;略谈针织保暖内衣的保暖性和舒适性(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5 王关义;;应用价值工程降低皮鞋成本[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6 杨群;;谈谈食品包装装璜设计[A];北京食品学会1987年年会论文(摘要)[C];1987年

7 徐行健;;人性化 专业化 趋同性——观摩2007法兰克福国际家纺展的感悟[A];山东省老科技工作者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言献策研讨会论文选[C];2007年

8 吴波;;防水耐洗阻燃项目的开发与应用[A];'2001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刘光恩;;我国保健功能纺织品的发展前景与建议[A];第二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郭建方;;锯切装饰单板及加工[A];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雯;深圳家纺布艺展华丽变身[N];中国服饰报;2011年

2 商报记者 田志英;实创装饰何以后来居上?[N];北京商报;2009年

3 仓良;叫板传统模式 系统装修来了[N];成都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晗;稳步前行谋发展[N];黄冈日报;2009年

5 晨笛 编译;风格二:装饰主义[N];中国服饰报;2010年

6 彤晖 编译;主义至上[N];中国服饰报;2011年

7 王力 孙平 李硕;家具维修翻新市场空白待挖[N];连云港日报;2009年

8 富士;美国的羊绒衫是怎么样[N];威海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肖相波;智能化将成为五金产品发展趋势[N];中国工业报;2009年

10 静安;装饰印刷和塞鲁迪的凹版机[N];中国包装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开军;家具风格的形成过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柳献忠;现代美式家具结构模块化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邵晓峰;中国传统家具和绘画的关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邱志涛;明式家具的科学性与价值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及新;中国古典家具模块化设计与制造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2 周燕玲;中国古典家具中的雕刻装饰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3 眭建华;室内装饰织物设计的研究与产品开发[D];苏州大学;2003年

4 王丽;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造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张禄;古代起居方式对家具形制变化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雪莲;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与设计实务[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许光明;个性化休闲男裤设计细节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8 范成杰;中西方高跟鞋文化发展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高琪;服装中的拼布形式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

10 郑惠群;服装开合设计中的文化内涵[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82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582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1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