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现代室内纺织装饰艺术设计新理念

发布时间:2018-03-13 02:24

  本文选题:纺织装饰品 切入点:艺术设计 出处:《装饰》200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思考并对其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对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等活动场所室内环境中纺织装饰艺术设计和艺术形式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室内纺织装饰艺术设计,首先要依托于一个具体的室内环境空间,这个室内空间不仅仅只是人们生活、工作的蔽护所,它还起到满足人们心理、生理及精神等各方面需求的作用。有一位设计师说得明确:室内环境是一个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心点和出发点。当今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审美意识相互结合,上升到对人文因素的关注,成为现代艺术思想和艺术理念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同室内纺织装饰艺术的发展对每个人身心需求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更加注重在新时期用新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和情感。 纺织装饰艺术设计是与室内环境设计和装饰设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范畴已远远超出以往常用的寝品类、家具覆饰类及帘幕类等方面的设计,更趋向多品种、立体化倾向。如从豪华的宾馆、饭店到普通的居家住宅,从客厅、卧室到卫生间、厨房,从办公室、教室到s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ace of social life has been accelerated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improved. People begin to rethink the environment on which they live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it, and they also require people to live and work. The artistic design and form of textile decoration i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of entertainment and other activity places have put forward updated requirements. The art design of interior textile decoration must first rely on a specific indoor environment space. This indoor space is not just a shelter for people to live and work in. It also serves to meet people's psychological, physical and spiritual needs. The central point and starting point of going to the world. Nowadays, people'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combine with each other, and they rise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humanistic factor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art thought and artistic concept. More and more people gradually agre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ndoor textile decorative art plays an inestimable role i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needs of everyon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expressing their artistic thoughts and feelings in new artistic language in the new era. Textile decorative art design i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the interdependency between interior environment design and decorative design, The design category has gone far beyond the usual bedtime categories, furniture overlay and curtain designs, and has tended to be diversified and three-dimensional. For example, from luxury hotels and restaurants to ordinary residential buildings, from living rooms, bedrooms to bathrooms, Kitchen, from office, classroom to 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5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涛;艺术设计的辩证——试论陈之佛“十六字决”的理论价值[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6年03期

2 袁运甫;机遇认知·学术判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集》编余随感[J];装饰;1996年05期

3 徐琛;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常沙娜访谈[J];美术观察;1999年10期

4 韩生;;“实题真做”——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参加’99中国国际艺术设计博览会的启示[J];艺术教育;1999年03期

5 ;艺术设计获奖作品[J];美术;2000年01期

6 伍燕玲;浅论现代艺术设计的意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钱伟明,季嘉龙;艺术设计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思路[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6期

8 廖军;来自澳大利亚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年06期

9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作品选[J];装饰;2002年06期

10 屈德印,李慧玲;比较与差距——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扫描[J];装饰;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笑尘;;教你几招 祝你腾飞——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增加就业机率的策略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聂鑫;;艺术设计形式语言在设计中的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李全;;艺术设计中形象思维的特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张涵莉;;新时代艺术设计的展望[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赵平垣;;第十四章 都市艺术(建筑、雕塑和艺术设计)提纲[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士琦;;新时期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回顾与展望[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陈永维;;艺术设计的色彩运用研究[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汉洲;;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蔡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王妮;;试论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创新[A];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建敏;“无设计”——陈列艺术设计应追求的最佳境界[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庄吟;《装饰》引领艺术设计未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3 记者 马效军;甘肃高校艺术类单招录取分数线划定[N];甘肃日报;2006年

4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 曹方 书装设计家 本版特约主持 现供职于江苏教育出版社 周晨;汉字艺术设计的文化魅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郑宏;艺术设计城市景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6 玉玉;丹麦艺术设计新理念[N];四川日报;2000年

7 高照;品育英学院07年毕业生艺术设计[N];美术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毅利 实习生 范丹珂;给土织布以文化的内涵[N];陕西日报;2010年

9 潘红萍;设计的力量[N];美术报;2004年

10 姚瑶;如何实现珠宝专业人才的供需平衡[N];中国黄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大海;汉代艺术设计思想要义[D];苏州大学;2005年

2 易西多;艺术设计目标系统法设计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汪田明;中国龙的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王军;基于功能与成本的产品艺术设计价值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席卫权;国内普通中学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俞俏燕;中国单科性院校专业趋同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王永强;人文意义的建构与生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李勋祥;基于虚拟现实的驾驶模拟器视景系统关键技术与艺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彭亮;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飞;艺术设计符号的形式、意义及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王文广;晚明艺术设计“世俗之风”论析[D];苏州大学;2007年

3 谢钰;云南锡工艺品艺术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陈祥华;艺术设计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高嵬;《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6 王晓娜;现代平面设计中艺术符号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冉维;游戏化教育软件中三维动画的研究与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杰锋;数字化艺术设计略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彭小丹;圆行有常[D];延边大学;2005年

10 江霞;电子书籍情景交融的艺术设计表现特征[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04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604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