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检测中甲醛分析方法的研究
本文选题:室内空气 + 装饰装修材料 ; 参考:《中国环境监测》2005年02期
【摘要】:目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有六个类别,分析方法不统一,且没有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文章对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且研究用水中的甲醛标样来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较好。
[Abstract]:The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the indoor decorating and refurbishing materials have six categories, analysis methods are not unified, and no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he article has made the improvement to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water in formaldehyde standard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detection proces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作者单位】: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分类号】:X8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秋玲,曹清平;GB 18580-2001与EN 120:1992穿孔法测定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比较与分析[J];人造板通讯;2005年09期
2 周松颖;沈阳市室内空气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2005年01期
3 王小恒,刘兴荣,吴汉奇;兰州市售人造板材甲醛释放量[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5期
4 段敬民,牛本银,夏秋;住宅装饰装修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分析[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昆娴;浅谈利用干燥器法测定人造板中的甲醛释放量[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5年06期
6 吴 萍,周 萍,胡艳玲;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对比测试[J];林产工业;2002年05期
7 程放,周玉成,杨建华,李小群,肖天际;1m~3甲醛释放量检测气候箱的行业标准编制[J];木材工业;2005年05期
8 杨建忠,王耀武;室内甲醛检测方法和限定标准[J];毛纺科技;2003年04期
9 刘晓红,周定国;对GB18584-2001中有关家具标准的探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王岳人,魏向利,徐光,杨毅,宋菊;住宅内有害气体的排污效能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建;环保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工艺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陶涛;绿色家具设计[D];中南林学院;2004年
2 柳秀者;家具企业产品的“绿色化”控制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3 路则光;住宅装饰装修工程优化控制系统——全面质量管理原理在系统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4 曾海东;干建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散发特性及测试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刘世珍;武汉城市住宅室内空气品质现状调查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赵明珠;几种常见室内观赏植物降醛能力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郭锐;光触媒喷液净化空气污染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室内有害气体的种类[J];大众标准化;2002年08期
2 刘杨灏;余倩;李聪;林鑫;张小庆;余林;武伦福;;室内甲醛净化处理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1年06期
3 王栖;;聚丙烯酰胺交联反应原因及控制手段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2期
4 廖雅倩;;关注健康 关注室内空气质量[J];大众标准化;2007年S1期
5 戴海夏;黄海英;景盛翱;钱华;;9种住宅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年07期
6 钟建平;;装修污染知多少?[J];建材与装修情报;2011年05期
7 张德祥;;居室污染及相应的主要防污植物[J];北方园艺;2011年15期
8 侯本亮;邓凤伟;;装潢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9 纪兰;;室内环境保护及治理[J];科技与企业;2011年08期
10 丁玉兰;宋艳君;陈冬梅;;承德市室内环境质量污染现状调查与研究[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幸福;李溪;陈建民;李俊华;郝吉明;;氧化锰分子筛低温去除甲醛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褚秀娟;张华;;纳米二氧化锰对甲醛去除效率的影响[A];第八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易祖明;李志峰;林亚一;刘娜;;室内装修产生的有害物质及控制[A];科技创新与现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曹小安;宋琰;黄东娣;李锦文;;检测甲醛气体的纳米催化发光传感器研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亚兰;李坚;;活性炭纤维负载纳米TiO_2降解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6 李少芳;李凤萍;陈育琳;饶志明;;热解吸/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检测空气中痕量甲醛[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琳;王德龙;郭玉敏;;室内空气甲醛检测中显色剂对空白及斜率的影响[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8 王琳;王德龙;郭玉敏;;室内空气甲醛检测中显色剂对空白及斜率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9 邓丹;冯国会;郭振红;苏锡国;郭慧宇;;等离子体与多性能颗粒复合净化甲醛的试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冯艳丽;黄娟;熊斌;傅家谟;盛国英;;上海市大气羰基化合物水平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巍;用超前思维消除室内甲醛[N];中国质量报;2008年
2 大漠;甲醛价格小幅回落[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罗韩琦;甲醛:室内污染的罪魁祸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4 世杰;莫让甲醛成杀手[N];物资信息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源;甲醛“杀伤力”到底有多大[N];科技日报;2005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童克难;室温下也可分解甲醛了[N];中国环境报;2011年
7 钱铮;日本开发出高精度甲醛探测器[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艾才琴;不能对家庭住宅甲醛严重超标听之任之[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樊万朝 杨监广;二百户家居甲醛检测近半超标[N];新华日报;2004年
10 吴建群;新车要除甲醛等车内不洁空气[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华;光催化氧化降解室内空气甲醛性能及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卢进;聚苯胺-铂-氢钼青铜催化体系的形成及其对C1分子的电催化氧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3 姚玉元;催化纤维净化室内空气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4 罗富成;硫氧还蛋白诱导物抵抗甲醛和吗啡毒性作用分子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5 丁慧贤;大气压下等离子体与催化协同低温脱除气相中甲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余应新;大气羰基化合物碳同位素及大气有机污染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7 杨海;环境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建龙;基于随机理论的住宅室内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及模拟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王新轲;干建材VOC散发预测、测定及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10 姚远;家具化学污染物释放标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英柳;纳米TiO_2负载于活性炭纤维吸附—光催化氧化室内挥发性有机气体甲醛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张博;光催化降解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甲醛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段浩波;东北师大校园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与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尹洪银;被动式采样器测定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杨继文;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对人血液中甲醛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常梦媛;评价光催化剂性能的动态实验系统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戎芬;室内装修污染的调查及其遗传毒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谢洪柱;中草药空气清洁剂的制备及其净化室内空气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赵桂芳;室内甲醛的光催化治理及空气净化器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梁斌;光催化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70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77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