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中大门门扉的装饰特点及装饰内涵
本文选题:装饰 + 中国古建筑 ; 参考:《艺术评论》2012年09期
【摘要】:正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门不仅具有重要的实用性,同时也是地位、财富、文化品格的象征。从现今保存的古建筑来看,大门是建筑中用材最为考究的,大门的材料用料是宅主人力所能及的最上好的材料:砖用特制的水磨青砖;木料要求既结实耐用,又适合雕刻;石料最好是青石,如果实在要用砂石也是用质地好一些的。大门上的装饰是全院中最精美的,也是最为繁多的。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 door is not only practical, but also a symbol of status, wealth and cultural character.From the ancient buildings preserved today, the gate is the most sophisticated material in the building, and the material used in the gate is the best material that the owner of the house can do: the brick is made of specially made water grinding brick, the wood is both strong and durable, and suitable for carving;The best stone is bluestone, if you really want to use sand is also better texture.The decoration on the gate is the most exquisite and numerous in the whole courtyard.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立项课题的研究论文,项目编号:10w050
【分类号】:TU238;TU-0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征;西安城隍庙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李蒙;陕北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彭鹏;建筑结构设计中对称美法则的运用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王岳新;中国传统门饰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景崇;论乡土聚落景观文化思想在现代村镇设计中的转换[D];苏州大学;2007年
6 袁莎莎;江南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蕾;陕西民居裙板木雕纹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彬;;中国影壁艺术探讨——试以北京、山西影壁为例[J];艺海;2010年01期
2 伍江;;浅谈中国古建筑“礼制”的体现[J];安徽建筑;2010年04期
3 肖欣荣;中国古建筑的“式”与“势”[J];山西建筑;2005年16期
4 陈岚;中国古建筑中的彩画艺术[J];建筑知识;2002年06期
5 于延庆;;中国传统建筑门的形态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3期
6 李贞刚;;中国古建筑为何少得可怜[J];建筑工人;2003年06期
7 许慧;刘汉洲;;浅析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演变情况[J];华中建筑;2008年12期
8 江亮;略析中国古建筑的斗拱[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石晓梅;孙俊桥;;谈中国古门楼建筑之门庭空间[J];中华民居;2011年06期
10 王明贤;;中国古建筑美学精神[J];时代建筑;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雪峰;杨大禹;;中国古建筑传统数字观念分析——以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为例[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标识[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炳坚;;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4 李扬;;做好古建大文化,开创“古今”新天地[A];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会刊[C];2009年
5 王淑珍;;大功率LED在古建筑照明中的应用[A];海峡两岸第十二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5年
6 ;墙面饰面材料的变化与发展[A];2009预拌砂浆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戴民;唐明;聂元秋;;超细硅灰石粉高性能彩色混凝土试验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胡平平;张素萍;;中国古建筑的典范——佛光寺[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炳坚;;中国木构建筑的特点和科学保护[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10 沈志维;;实话实说古建筑与它的三大支点——专业工作者、工匠群体与仿古建筑[A];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会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旅游报经济编辑部,,四川省旅游局 刘思敏 任啸;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路径选择[N];中国旅游报;2011年
2 马津生;古建筑:千年的读本[N];建筑时报;2008年
3 ;挖掘古建文化价值 服务现代城市建设[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张亚武;把文物放到城市规划中保护[N];洛阳日报;2007年
5 津文;天津大学“中国古建筑测绘研究正定基地”揭牌[N];中国文物报;2009年
6 ;实创装饰:颠覆家装公司生存法则[N];北京商报;2007年
7 见习记者 刘韵飞;大型软饰城进驻南汇[N];房地产时报;2007年
8 ;独特装饰可减少室内噪声[N];中华建筑报;2004年
9 康乐 杨蕾;建工装饰——打造百年民族装饰企业[N];中华建筑报;2010年
10 ;W毩直N伦笆我惶寤低巢吠ü萍计拦繹N];中华建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姜娓娓;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D];清华大学;2004年
2 梁变凤;技艺载道,道艺合一[D];山西大学;2012年
3 张青萍;解读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4 张明宇;城市核心区中国古建筑夜景视觉表现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隋鑓;中国古代木构耗能减震机理与动力特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温玉清;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D];天津大学;2006年
7 乔迅翔;宋代建筑营造技术基础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王福云;青岛近代别墅建筑及其环境艺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敏;西安传统民居装饰、色彩与西安传统民间文化的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汪晓东;福州清末民初时期民宅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闫鹏凌;宫廷《易》蕴[D];吉林艺术学院;2007年
4 潘徐;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商业中心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卢醒秋;透过门窗看传统居住建筑的精神世界[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6 于利娜;中国传统建筑元素[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熊瑞源;中国传统文化内隐因素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小午;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刘铁梅;晋中南地区传统民居砖石装饰构件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10 周涛;午亭山村聚落形态探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70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77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