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社会身份标记——红瑶身体装饰的文化表达研究之一

发布时间:2018-04-19 09:31

  本文选题:红瑶 + 身体装饰 ; 参考:《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摘要】:身体装饰是身体的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特定群体的身体装饰的文化表达至少包含四个层面:社会身份标记、族群文化记忆的身体再现、个体情感和自我的经验表述、历史和身体政治的折射。红瑶"通过仪式"中的换装有着标记社会身份,进而建立起文化赋予的身份认同的重要意义,并成为红瑶集体意识的来源之一。
[Abstract]:Body decor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expressing body culture.The cultural expression of a specific group's body decoration includes at least four levels: social identity mark, body representation of ethnic group's cultural memory, individual emotion and self-experience expression, the refraction of history and body politics.The transformation of Hongyao "through ceremony" has marked the social identity, and thus establishe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become one of the sources of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of Hongyao.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度重点研究项目“仪式的身体人类学研究——以广西龙胜瑶族为个案”(201017A4)阶段成果
【分类号】:J52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爽;秦启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2 许凌虹;《说文》“玉”部字与古代玉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海燕;;“自然人化”探微——评李泽厚的“自然人化”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胡琰艳;;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梁剑琴;田春蕾;;论我国环境正义问题的社会建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朱旭东;;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主义范式——顾明远教授比较教育研究思想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7 杜丽燕;;浅谈软实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8 刘克礼;;人性的简化与文学消费化[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余章彪;;从史前岩画看贵州少数民族原始舞蹈的文化内涵[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刘建;张斌;;崖壁画上的宗教舞仪——广西花山崖画采风“报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军;;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坚;;仿生美学对服装设计的影响[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陆小聪;;论体育的符号意义及其社会功能[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陆俊;;论网络社会运动[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5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魏爱棠;;全球化语境下的农村学校教育和农村文化认同——对农村学校教育文化反思的再反思[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梁剑琴;;论我国环境正义问题的社会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廖亮;;当代中国社会认同的建构——基于中国电视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景明;;论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定位[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方秀云;;城市社区何以可持续发展[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6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韩婷婷;旅游管理专业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倩;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5 谌凤;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职业认同中的应用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行;构建服务型政府视阈下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吐尔逊阿依·吐拉买提;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邹文兵;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盘长纹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阮文玲;工科大学生政治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金珊;生存游戏型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翼鹏;;古代隐士的称谓分类及其身份特质研究[J];唐都学刊;2007年03期

2 周铁钧;;尴尬的文人[J];河北自学考试;2007年08期

3 薛莉;;男人为身份的虚荣埋单[J];晚报文萃;2007年02期

4 李秋杨;;社会因素对媒体语言选择的影响[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李健民;;语篇中社会身份和社会活动的构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6 旷燕;刘靖;;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解析[J];考试周刊;2007年06期

7 刘靖;;再论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解析[J];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8 吴童;;新世纪女性文学与超性别写作[J];当代文坛;2009年05期

9 刘美兰;;《商务英语沟通》课程改革与大学生社会身份和职业身份的建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10 张朋;;近代女性社会主体身份的自我建构——以康同璧为个案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洵;;论明代的吏[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2 杜希元;;加强性文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A];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李远行;;经济危机下的农村发展的战略选择[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陈阳;施俊琦;王明姬;王垒;刘霞;;消费者独特性需求量表的修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朱庆;;“商人”本质的反思:一个身份的视角——兼论我国制定“商事通则”的必要性[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邰筐;霍俊明;;邰筐访谈录:寻求一条灵魂的“救赎之路”[A];邰筐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微;;“青年领袖”群体的崛起与开发[A];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1)[C];2001年

8 高文s

本文编号:1772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772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3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