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本文选题:传统装饰符号 + 现代室内设计 ; 参考:《才智》2013年02期
【摘要】: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我国现在也在开始不断的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各界对于"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发展越发的重视。传统的装饰符号是中国文化的突出代表,将传统装饰符号运用于现代的室内设计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化风尚。对于传统装饰符号我们即应继承其深厚的文化寓意,又应该融入现代元素加以发展,本文就传统装饰符号的意义和在现代室内装修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探索室内设计的新理念。
[Abstract]:As China's influence in the world grows, more and more foreign friends focus on Chinese culture.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also constantly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populariz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an all-round way, and all walks of lif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nationality" and "regionality". Traditional decorative symbols are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culture. It is a popular cultural fashion to apply traditional decorative symbols to modern interior design. For the traditional decorative symbols, we should not only inherit their profound cultural moral, but also integrate the modern elements to develop.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decorative symbol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interior decoration, and explores the new concept of interior design.
【作者单位】: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分类号】:TU23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史庆丰;关丽娜;;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J];青年文学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娟;;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2年16期
2 魏志勇;华春;王燕山;;当代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赛军;室内软装饰的审美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彭炜勃;欧式新古典风格室内软装饰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栗海玉 ,郭子强;电脑创意与现代室内设计表现[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5年05期
2 来增祥;;现代室内设计原理(四)——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3年02期
3 ;海峡两岸设计文化的有益交流——记1992年北京“传统与现代室内设计研讨会”[J];建筑学报;1993年04期
4 朱飞;多元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年12期
5 周曦滨;;谈室内设计空间分隔[J];广东建材;2008年04期
6 尹思谨;人·情·环境与现代室内设计(之一)[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5年01期
7 唐小棠;;浅谈现代室内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2期
8 本刊编辑部;;97’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建筑师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在深圳召开[J];室内设计;1997年04期
9 罗晓蓉;;室内设计的色彩氛围与情调[J];室内设计;2001年01期
10 来增祥;适用·时尚·对话——现代室内设计和装饰选材的探讨[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传家;;京剧呼唤新的文化精神[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梁归智;;浪子风流——《水浒传》与元曲文化精神脉络考索[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咏;;试论转型期应倡导的当代文化精神[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吴中杰;;上海的文化精神(提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孝红;杨建霞;李孝志;;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考与探索[A];山东省哲学学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哲学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马知遥;;寒食、清明的人文传播和现代传承——以山东当地清明节习俗为例[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7 李延保;;珍视传统 凝聚精神——兼谈中山大学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8 何荣智;冯广宏;;西蜀水文化精神新论[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王建军;;对地方教育史研究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赵书;;永定河文化精神之我见[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建松;充实完善“清明文化”,别让清明节变成“扫墓节”[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沈箐;用兵团文化精神陶冶学生情操[N];兵团日报(汉);2009年
3 杜浩;文化人应做发现文化病灶的医生[N];邯郸日报;2011年
4 省社科联主席、西北政法学院教授 赵馥洁;弘扬传统精华: 借鉴“盛世”文化精神[N];陕西日报;2005年
5 项立刚邋黄海;用文化精神化解企业和员工的压力[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李国兴;弘扬闽南商旅文化精神[N];福建日报;2007年
7 梅岱;看文化和文化的看[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郑丽虹;富裕了更要找回文化精神[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许大昕;大文化视野下的城市景观[N];云南日报;2006年
10 实习记者 吴昭桥;认真生活 真诚写作[N];安康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爱民;小说观念与文化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陈二林;“哲学突破”中的孙子[D];复旦大学;2007年
4 宋仕平;土家族传统制度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李长虹;“东北作家群”小说的文化精神[D];吉林大学;2007年
6 庄文永;陈香梅文学中的文化精神[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肖宏;从传统到现代[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吕华亮;《诗经》名物与《诗经》成就[D];山东大学;2008年
9 张萃萍;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跃;语文教材文化建构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敬源;网络恶搞文化的传播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程泽明;哲学与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瑕;《世说新语》的文化精神新论[D];江南大学;2009年
5 姜晓丽;瑶族村寨中的育儿习俗[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易娟;明清古典窗花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7 宋翠萍;论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室内设计理念的影响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8 龚德慧;汉代平面图案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王超;以“世代”透视创世纪诗社的风格流变[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伟生;范宽《溪山行旅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94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79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