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和陶瓷装饰的关系
本文选题:中国画 + 陶瓷 ; 参考:《大舞台》2012年03期
【摘要】:在我国传统艺术的长廊中,中国画以其墨彩神韵之独特而熠熠生辉,争奇斗艳。它以有着一种鲜明的自身特点,独特表现技法的形式而独立于世界艺坛,成为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精髓。人复一人,代复一代,再继承,再创造,离不开各时代杰出画家的继承和发展,如此循环向前。中国是瓷的故乡,号称"瓷器之国","CHINA"在多种外语中既表示中国,又指瓷器,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因此国之瑰宝中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应更加紧密地结合,互为借鉴,相辅相成。
[Abstract]:In the galle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Chinese paintings shine brilliantly with their unique ink color charm. It is independent of the world art world with its own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unique form of performance techniques, and it has become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traditional essence of China. Man after person,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inheritance, re-creat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outstanding painters of all times, so the cycle forward. China is the hometown of porcelain, known as "the country of porcelain", "CHINA" in many foreign languages not only refers to China, but also refers to porcelain, it can be seen that China's porcelain in the eyes of the world's lofty status. Therefore, Chinese painting art and ceramic art should be more closely combine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陶瓷设计教研室;
【分类号】:J212;J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鹏来;谢勤;;浅谈中国画与陶瓷装饰的关系[J];景德镇陶瓷;2008年03期
2 吴天麟;;浅谈陶瓷装饰与中国画[J];美术大观;2007年07期
3 曹立新;黄婷;;浅淡中国画艺术对陶瓷装饰的影响[J];陶瓷研究;2010年03期
4 程永安;;浅谈中国画艺术在景德镇陶瓷装饰中的运用[J];中国陶瓷;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小舰;;现代陶瓷综合装饰艺术对唐代长沙窑瓷器装饰的创新实践[J];艺海;2011年04期
2 雷慧珍;;论龙泉青瓷与中国花鸟画结合的方式[J];中国陶瓷;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昕;艺术贵在创新—陶瓷绘画当随时代[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宏;;陶瓷装饰与中国画[J];景德镇陶瓷;1987年03期
2 徐滢;;浅谈蓝印花布表现手法在青花装饰中的运用[J];佛山陶瓷;2009年12期
3 胡接生;;浅谈中国画笔墨构图对青花装饰的影响[J];景德镇陶瓷;2009年03期
4 戴征艺;戴茜妩;;浅谈中国山水画对陶瓷装饰的影响[J];景德镇陶瓷;2011年02期
5 汤孝英;汤漪;;中国画对粉彩装饰的影响[J];陶瓷研究;2008年04期
6 邱木生;韩忠;;论花鸟题材在陶瓷青花装饰中的魅力[J];景德镇陶瓷;2010年04期
7 杨菊英;侯政;;中国画在釉下青花装饰中的表现手法[J];陶瓷研究;2009年02期
8 黄震;;论“水墨与青花”[J];景德镇陶瓷;2010年02期
9 刘影青;“中国画”与陶瓷装饰小议[J];陶瓷研究;1998年02期
10 张天明;叶飞;;青花走兽画在陶瓷装饰上的表现[J];陶瓷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嘉誉;;试析民间图式与陶瓷装饰的关系[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马鸿增;;中国画审美流向两题[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黄鸿仪;;漫议“中国画画家”[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叶青;;论中国画写实传统的基本特征[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波;;浅谈中国画的线[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丁凯;李锋;;“初中美术——中国画欣赏”课件的设计说明[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7 周积寅;;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制高点”[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8 张尔宾;;中国画个性化创作的再认识[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徐卫;;从中国画意象形态演变看当代中国画发展态势[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10 庸非;;探讨漫画中线的运用[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青舫;青花瓷还有两美[N];解放日报;2002年
2 随杰;伊斯兰风格的青花瓷[N];中国文物报;2002年
3 张宁;清丽素雅 水墨风韵[N];中国艺术报;2003年
4 ;瓷器投资拟可首选青花瓷[N];中国商报;2003年
5 徐敏;化学版《青花瓷》为何走红[N];解放日报;2009年
6 赵新;青花瓷器显魅力[N];吉林日报;2005年
7 记者 宋广玉;牛津博士南京探幽青花瓷[N];南京日报;2008年
8 聂振强 ;青花瓷起源及辨别[N];经济参考报;2004年
9 于雪 聂灿;青花瓷里欣赏台湾创意[N];深圳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英姿;樟木寺 我行我素我美丽[N];衡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琳;元明工艺美术风格流变[D];复旦大学;2011年
2 惠蓝;中国画现代转型两大途径的形成[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3 赵欣歌;林风眠与中国画新传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苏沛权(Sou Pui Kun);青花瓷与中外文化交流[D];暨南大学;2005年
5 龚文;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观念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张晚林;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金哲弘;倪瓒山水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8 华天雪;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张伟平;民族绘画之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金贤淑;古代中韩设色人物画及其比较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敏;论中国画对当代中国动画片设计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徐惠泉;略谈对彩墨画的认识和实践[D];苏州大学;2008年
3 赵煜;法常变而道不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潘芳;杂技与中国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斌;中国画中的“中和”审美意识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D];湖南工业大学;2007年
6 乔圆;青绿山水的当代境遇[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7 董竟成;论传统中国画的空间图式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谭红;由线至面的中国画图式革命[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9 刘s,
本文编号:1839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83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