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潢复膜胶的研究
本文选题:纸塑复合 + 胶粘剂 ; 参考:《包装工程》2004年01期
【摘要】: 研究了装潢复膜胶的制备方法,探讨了引发剂用量与转化率的关系及AA用量、不同增粘树脂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Abstract]: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upholstery film adhesive was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 initiator and conversion rate, the amount of AA 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ackifying resin on the adhesive properties we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TQ4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文莉;纸塑复膜胶的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启君;橡胶与骨架材料的粘合机理[J];橡胶工业;1999年11期
2 杨性坤;强力多元接枝氯丁胶的研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3 何莉萍,张微,唐绍裘;胶粘耐磨涂层的制备与抗冲蚀磨损性能研究[J];涂料工业;2005年02期
4 石晶玉,何镇明,孙国恩,王强,石红玉;铸造用动物胶与石英砂粘接机理研究[J];粘接;1999年06期
5 潘慧铭,黄素娟;材料的表面能与粘接界面的酸碱作用[J];粘接;1999年S1期
6 刘宏;苯-丙乳液复膜胶生产工艺条件探讨[J];粘接;2000年04期
7 潘慧铭,黄素娟;表面、界面的作用与粘接机理(一)[J];粘接;2003年02期
8 周友明,刘治猛;乳液型织物-塑料胶粘剂的研制[J];粘接;1999年04期
9 刘文芳,李树材;功能性单体对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性能的影响[J];热固性树脂;2000年04期
10 矫彩山,王正平,张伟君;很有发展前途的无机胶粘剂[J];化学与粘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季玉秋;;喷墨打印PVC证卡涂层研究[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杨勇新;郭春红;岳清瑞;才鹏;赵颜;彭福明;;结构加固用粘结剂疲劳性能试验方法探讨[A];FRP与结构补强——'05全国FRP与结构加固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5年
3 田长太;王晓峰;姚光晔;陈景华;;金属表面环氧漆漆膜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江红;柔性层压织物基材表面润湿与粘合性能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1年
2 杨红;空心光纤用于智能结构自诊断、自修复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3 李冬梅;钛与硬质复合树脂粘结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李爱农;疏浚工况泥沙磨损机理及其耐磨新材料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孙鸿涛;伤口急救保护剂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6 彭福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修复金属结构界面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宋学君;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回收与改性利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伟;云母板边角料回收再利用新技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昆;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葛宏伟;CFRP粘结钢板复合构件的剥离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冯传清;CFRP加固修复钢构件界面性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刘明利;甲苯二异氰酸酯交联改性聚乙烯醇乳液木材胶粘剂的研究[D];北华大学;2006年
6 张博;二维电子倍增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7 吕林卉;杨木胶合板的铝合金贴面工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马东;高分子胶粘剂及聚己内酯/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安徽大学;2007年
9 鄢薇;环保型高强度耐低温乳液型封口胶的制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10 肖玲玲;高分子凝胶球用于去除废水中单宁酸、没食子酸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叶先科,邹明国,代模栏;乳液型纸塑复合胶的研制[J];中国胶粘剂;1997年05期
2 王金良,苗荣正,汪亚,周晓南,王健,王冬梅;水基纸塑复合胶粘剂(BST-7)的研制 [J];中国胶粘剂;1999年02期
3 刘文芳,李树材;聚烯烃复合薄膜用乳液胶粘剂的研究Ⅲ单体组成对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性能的影响[J];中国胶粘剂;2001年05期
4 王玉琴,肖辉芝,吕海金;乳液型纸塑复膜胶的研制[J];化学与粘合;1999年04期
5 徐祖顺,程时远,路国红,陈正国,高庆;乳液型纸塑复合胶粘剂的研制[J];粘接;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桂芳;稀土对铝基轴承材料性能的影响[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86年Z1期
2 华毓坤,王厚立;刨花类型对刨花板性能影响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3 孟燮铨,杨武权,李上文;含能添加剂DNP对无烟推进剂性能的影响[J];推进技术;1989年06期
4 杨景广;稀土复合变质剂处理高铬白口铸铁[J];现代铸铁;1989年02期
5 蔡维元;节能型RJT-250-8推杆式退火炉[J];轴承;1991年01期
6 杨士英;国外钢球高速冷镦技术的消化[J];轴承;1991年04期
7 尚波生;铝锂合金209l成形性能的初步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1991年02期
8 戴有羽,徐常武;玻璃钢高压离心通风机[J];石油化工设备;1991年06期
9 徐淑云;苏联碳纤维加热器制品的性能及其应用[J];炭素;1991年04期
10 郦华兴;GF/PP/HDPE复合物的性能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斌;覃兆平;;聚苯并恶嗪性能及其应用[A];第十三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柏文超;李明利;许平;;一种新型PdNiAgCrMo高温钎料[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3 黄智泉;潘健;许健;魏建军;梁肇伟;;Nb对高铬铸铁型堆焊焊条综合性能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4 张光明;;碲锌镉(CdZnTe)核辐射探测器及其谱仪[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5 高国庆;陈跃军;;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及在汽车领域的应用[A];重庆汽车摩托车、焊接、涂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6 关磊;汪家道;陈大融;;微小型发动机摩擦学问题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2年
7 王优强;李鸿琦;;水润滑赛龙轴承及其性能综述[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8 杜继红;李争显;刘高建;周慧;黄春良;;钼基表面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性能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刘占东;吴良勤;邓华;任莹;邵宏滔;田广才;高明;;传感器发展展望[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杜继红;李争显;高广睿;;钼表面化学气相沉积功能涂层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China, Japan and Korea Symposium on Materials Science[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梅;包装企业如何选购激光打印机[N];中国包装报;2000年
2 韩丽娜;财政银行决胜新经济时代[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李烨 严欣平;永磁无刷电动机发展潜力巨大[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4 ;伊朗拖拉机制造业发展迅速[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5 刘岭梅;白炭黑大有可为[N];中国化工报;2000年
6 宇诗;水性工业涂料将唱主角[N];中国化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刘蔚;叫响中国“涂料王”[N];中国环境报;2000年
8 里进 刘玉田;振邦氟碳漆:中国的“涂料王”[N];中国建材报;2000年
9 时丽萍;“风帆”蓄电池扬帆世界[N];中国汽车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庆文 孙刚 徐向阳;创造家庭轿车新理念[N];中国汽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金石;甲壳低聚糖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
2 崔素萍;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体系水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姚念民;改进单服务器性能[D];吉林大学;2003年
4 丁健;PPR管材料结构与性能及其高温耐蠕变机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5 陈永春;聚酯聚氨酯/SiO_2(TiO_2)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及表征[D];复旦大学;2005年
6 闰明涛;聚合物/介孔分子筛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7 徐宏德;弹性体/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8 刘秀梅;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性能及土壤植物营养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9 李林科;二茂铁羧酸构筑的金属配合物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杨军校;苯并环丁烯单体的合成及其聚合物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立远;铜铝轧制复合板导电特性及复合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2 梁竹青;山羊绒脱色工艺及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永杰;数字集群运营支撑系统内存管理器的设计和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孟令伟;气冲造型湿型砂的性能优化[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5 白娟;高密度聚乙烯/增韧母料增韧体系研究—制备、结构与性能[D];郑州大学;2005年
6 谢万;新型阴极面漂移室性能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官英敏;载重卡车用Cr-Mo系列齿轮钢的开发与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8 朱广庆;Q450NQR1高强度耐候钢在铁路货车车辆的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9 叶蔚;LDAP协议的Linux内核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10 张平;热处理工艺对Cr13型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55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85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