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徽州民居 + 建筑装饰 ; 参考:《建设科技》2015年07期
【摘要】:本文探讨研究地域文化在现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是实现木结构建筑本土化、民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modern wooden structure architecture,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realize the local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of wood structure architecture, and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黄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分类号】:TU366.2;TU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苏;赵家英;;初探徽州民居木雕建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5期
2 杜鹏;;浅析徽州民居对现代住宅设计的启示[J];上海艺术家;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飞;;探析徽州民居对现代住宅设计的启示[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玲芳;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琳琪;徽州“商字门”装饰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雁,张建新,周宝国,环志中;现代木结构建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初探[J];江苏建筑;2005年03期
2 周海宾,费本华,任海青;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J];山西建筑;2005年21期
3 刘杰,赵冬梅,田振昆;现代木结构建筑在上海[J];新建筑;2005年05期
4 郭白莉;刘兴;;现代技术下的木结构建筑[J];华中建筑;2006年07期
5 徐进;;仙境里的小屋? 还是梦想中的家园?——钟情木结构建筑的七个理由[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6年07期
6 ;加拿大木业带来科技、节能、健康新生活——浅谈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优势[J];上海建材;2006年03期
7 孟莉华;;木结构的小屋好温馨[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6年10期
8 孙海燕;;加拿大力推原汁原味木结构建筑[J];建设科技;2006年17期
9 梁超;;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优势[J];上海建设科技;2006年05期
10 刘爱霞;周静海;;持续发展的芬兰木结构建筑[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志泉;;木结构建筑的养护和装饰[A];第六届中国木材保护大会暨2012中国景观木竹结构与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2橡胶木高效利用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孟繁兴;钟川人;;谈古代建筑木结构加固阻燃技术——兼议故宫的防火[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3 方东平;俞茂捫;;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与保护研究——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4 王永兵;张伟;王建功;王双永;;木结构建筑组合墙体生产线设备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葛安祥;谢剑;杨建江;张爽;;房屋类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晖;;比较中日木结构建筑中的檐高与檐出的比例关系[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7 张伟;杨建华;金征;;木结构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装备现状[A];第十一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黄宝成;贾媛媛;;浅论木结构在大庆绿地金融中心售楼处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9 吉英年;周峰;;木结构在大跨度建筑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石志敏;周乾;张学芹;黄占均;夏荣祥;卓媛媛;徐超英;;汶川地震古建筑木结构震害研究——已加固构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帆;加拿大欲占领中国木结构建筑市场[N];中华建筑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任欢欢;木结构建筑:还住宅节能与环保[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薛秀春;加拿大为四川地震灾区建造可持续木结构建筑[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王民;河北将与加拿大合作推广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9年
5 丁洪美;节能减排推动传统木结构走向复兴[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6 记者薛秀春;木结构建筑技术让未来更加绿色[N];中国建设报;2010年
7 记者 迟诚;小木屋平民化还有多远[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邱莎;扬长补短 楼宇成林依木起[N];中华建筑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梁明;全国最大单体木结构建筑现身绵阳[N];绵阳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邱莎;中加牵手 木结构建筑乘低碳风归来[N];中华建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施煜庭;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应用模式及前景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高大峰;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孙正军;竹材的分级与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春荣;从中西木结构建筑发展看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前景[D];清华大学;2004年
2 李天华;殿堂型古建筑木结构试验及力学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龚瑜;现代木结构建筑之屋顶构造系统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熊玉林;中国国情下的现代木结构建筑[D];南昌大学;2007年
5 陈特;木结构古建筑地震风险性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亦兮;论木结构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舵;木结构古塔的动力特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8 盘锦章;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机理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9 汪兴毅;徽州木结构古民宅的结构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曹祖川;当代木结构建筑的广泛适应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10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91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