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环境装饰语言的当下特征
本文选题:环境装饰 + 装饰艺术 ; 参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摘要】:装饰艺术是一种精神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相对稳定的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归属,而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思潮曾影响了中国现代的装饰设计师,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又给我们的装饰语言带来了新生。所以,中国目前的环境装饰语言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追求"现代"审美观念,现代风格的装饰艺术对社会文化思潮产生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强调中国风格中的和谐,"中国风格"的形成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其和谐、优雅、平衡、有序,从精神内核上与当代人追求的审美观不谋而合;三是对怀旧情致的眷恋,反映出国人对朴素理念的追求。
[Abstract]:Decorative art is a spiritual and cultural resource and a relatively stable cultural accumulation of a nation. The elem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the essential spiritual attribution in the modern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western modern painting art trend has influenced the Chinese modern decoration designers. The post-modernism cultural trend has brought new life to our decorative language. Therefore, the current language of environmental decoration i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 pursuit of "modern" aesthetic concept, the decorative art of modern styl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trends of thought has a role; The second is to emphasize the harmony in Chinese style,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style" has experienced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ical precipitation, its harmony, elegance, balance, order, from the spiritual core and contemporary people's pursuit of aesthetic coincidence; Third, nostalgia for nostalgia reflects the Chinese pursuit of the concept of simplicity.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52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屈云东;钟旭东;年轮;黄浩;;展示设计的审美特征及其表达[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年04期
2 李洁;茶香氤氲绕室来——浅谈茶楼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钟旭东;;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内涵探析[J];装饰;2006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清平;室内设计与区域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晓林;论蒙古族传统文化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体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璐璐;传播学理论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傅菡;氛围空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秉钧;;装饰艺术的思想性是怎样体现的?[J];瓷器;1964年02期
2 陈丽琼;;唐宋时代四川陶瓷装饰艺术特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3 彭景荣;开封古建筑的装饰艺术[J];殷都学刊;1996年02期
4 刘宝岳;伊斯兰装饰艺术初探[J];装饰;1997年05期
5 余磁;试论陶瓷装饰艺术的新发展[J];中国陶瓷;2002年04期
6 诸葛铠;象征与中国装饰艺术的传承[J];装饰;2004年03期
7 于慧英,赵芳;谈佛教装饰艺术特征[J];沈阳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袁恩培;汉代画像石砖的装饰艺术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万圣兴;;开创陶瓷装饰艺术的新天地——陶瓷艺术大师戚培才与他的指画[J];群言;2005年10期
10 杨伟;;楚装饰艺术的累积构成简论[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利颖;;菊花与环境装饰艺术[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1997-2001)[C];2001年
2 尚红燕;;现代包装设计与装饰艺术[A];湖北省第十一届楚天创新包装设计评比论文集[C];2004年
3 许以僖;;鄂伦春族的装饰艺术[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4 谢静;;与美同行——浅谈装饰艺术的内涵[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王艳;蓝江平;张晓燕;;中外装饰艺术比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曹铁红;;朴实 简素 亲切 自然——辽代壁画中的装饰艺术[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秦岁明;韦霞;;东方古代装饰艺术的神似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8 王本民;;艺术科学(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9 雍振华;;略论苏州传统民居的雕绘装饰[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颜纪臣;杨平;;历史、环境与民居——介绍山西传统民居[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顾学文;装饰艺术的“上海味道”[N];解放日报;2011年
2 张小明;扩展居室空间的装饰艺术[N];中国建设报;2000年
3 刘剑菁;环境与装饰艺术[N];山西日报;2002年
4 方子;装饰艺术时尚(上)[N];天津工商报;2000年
5 张玉花;张光宇的装饰艺术[N];美术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韩戴男;装饰艺术品:涅磐之后是重生[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张小明;拓展居室空间的装饰艺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初志英;悄然崛起的装饰艺术品市场[N];经济日报;2001年
9 路平;装饰艺术 色彩表现[N];中国建材报;2000年
10 顾大鹏 高继承 顾振宝;没有商界烙印的商人[N];中华建筑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倪建林;原始装饰艺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黄厚石;事实与价值[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肖宏;从传统到现代[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D];苏州大学;2005年
6 王汇文;南方原始瓷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莉;试论苏州传统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艺术特点[D];苏州大学;2004年
2 李婧;清代宫廷包装及器物装饰艺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吴伟;浅析玻璃工艺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运用[D];西安美术学院;2006年
4 陆晓云;装饰艺术符号传承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5 胡阔;装饰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郑可新;现代金属纪念币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李姝;论中国民俗文化对装饰艺术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骆文雄;现代酒店门厅装饰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9 蒋莉;精神与形式[D];山西大学;2005年
10 李蒙;陕北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13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91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