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用氟碳涂层定性分析方法
本文选题:氟碳涂层 + 红外光谱 ; 参考:《涂料工业》2008年02期
【摘要】:介绍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FEVE与PVDF系建筑装饰用氟碳涂层进行定性鉴定的方法,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Abstract]: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fluorocarbon coatings for FEVE and PVDF systems for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is introduced, and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is method.
【作者单位】: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
【分类号】:TQ63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国建,谢晶,刘洋,李慧娟;含氟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研究[J];上海涂料;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健生,王连军,梁yN,王慧雅,孙秀云,刘晓东;纳米氧化物粒子对PVDF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立盈;磺化聚偏氟乙烯接枝苯乙烯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叶晶磊;纳米TiO_2的原位乳液聚合和自分层涂层的制备[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3 韩冰;抗污染油水分离聚偏氟乙烯复合膜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4 王明;新型阻醇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夏正斌,涂伟萍,陈焕钦;涂料用水性含氟聚合物合成研究[J];材料导报;2003年03期
2 程时远,陈艳军,王康丽;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乳液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震宇,罗玉忠,刘惠德,殷元骐;低压醛化钴-膦系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J];催化学报;1980年01期
2 黄世英 ,赵慈义;国外蒸煮袋的红外光谱剖析[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3 王耕霖,张允什,姚心侃,阎世平,王连元;二苯并-18-冠-6与硫氰酸钇络合物的研究(Ⅰ)——合成与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0年01期
4 吴忠文,林德厚,李英俊,于洪择;聚芳砜的结构分析(Ⅰ)——聚芳砜结构的红外光谱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80年03期
5 谭民裕,高忆慈;Ce(Ⅳ)与二苯并-18-冠醚-6固态络合物的合成及性质[J];科学通报;1980年04期
6 孔繁敖,俞书勤,胡照林,刘玉申;~(34)SF_6的激光浓缩及~(34)S的制备[J];科学通报;1980年10期
7 刘志煜,何煦昌,陈兆容;用有机铜试剂的1,4-加成反应合成15(R,S)-15-甲基前列腺素E_2甲酯及其11-甲醚衍生物[J];科学通报;1980年15期
8 贡佩芸,杨贻伟,王保祥;氯化聚乙烯弹性体改进PVC冲击韧性[J];塑料工业;1980年06期
9 潘家来,汪祖模;与氢键类似的一种键型——“内锂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10 廖爱德 ,李世th;聚次芳基硫醚的研究——Ⅰ.聚次苯基硫醚的制备、结构与热性能[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宏新;葛春华;葛刚;;新型含氟吲跺碳菁染料的合成与表征[A];第四次全国照相有机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刘学博;方金炉;许胜国;吴炜琦;王金华;邱淑范;李潭秋;陈剑;;质谱技术在潜艇大气成份监测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3 许激杨;吴梧桐;郭寅龙;孙亚欣;;新型甜味剂天一丙二肽制备及结构与性质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4 Nelson Durán;Josefina A.de Souza;André Ferraz;冯文英;;甘蔗渣木素的特性和用作2.4-D的一种可控释放体及其生物降解性[A];第三届国际非木材纤维制浆造纸学术会议论文选译汇编[C];1996年
5 胡福增;林永渭;林广新;吴叙勤;;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表征[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张银生;冀克俭;张淑芳;尤瑜升;;红外光谱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一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THE RELATIONSHIP OF STRUCTURE AND POZZOLANIC ACTIVITY OF KAOLINITE AT DIFFER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A];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and Concrete(Vol.1)[C];1989年
8 宗振刚;万众;柳问林;卫勤功;;水性丙烯酸/环氧树脂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A];第2届环太平洋地区涂料涂装会议论文集[C];1997年
9 龚克成;黄有余;杨卫;;石棉-丁苯硫化胶的摩擦性与橡胶表层的热氧化[A];摩擦学第三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摩擦磨损部分(Ⅱ)[C];1982年
10 张治军;张霞;张平余;薛群基;;DDP修饰WS_2纳米微粒的合成及摩擦表面化学反应[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保明;重质量 创名牌[N];健康报;2000年
2 广文;防癌治癌最佳元素——柠檬苦素[N];中药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王丹红;SCI不能成为基础科学评价标准 行政人员不宜参与科学问题评价[N];科学时报;2001年
4 王晓强 石任兵;中药指纹图谱建立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周颖;聚焦中药指纹图谱[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6 史晓陵;新型塑铝复合板[N];中国建材报;2002年
7 刘燕玲;光谱法速识中药材“指纹”[N];健康报;2003年
8 龚翔;中药快速识别的“武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中药二维相关红外光谱鉴定图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马斌睿;红外光谱用于中药质控大有可为[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鹏;硅藻土的提纯及其表面羟基、酸位研究[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1年
2 刘玉学;SiO_2包埋的ZnO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结构和光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3 谢映平;中国蚧科昆虫蜡泌物及其系统学意义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4 吕洪飞;金丝桃属植物的分泌结构及其与金丝桃素类物质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刘志明;麦秆表面特性及麦秆刨花板胶接机理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6 马学兵;含膦酸根等水溶性膦配体及其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羰基化反应[D];四川大学;2002年
7 李萍;药用松叶的品种、品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欧阳天贽;除草剂苄嘧磺隆在几种粘粒矿物与地带性土壤表面的吸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9 李燕;分析化学在时空上的延伸[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10 郭勇;系列重要大分子振动光谱的DFT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之建;呋喃酮及其系列衍生物的合成[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彭涛;以木糖等为原料的药物中间体合成及相关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3 张莉;钛硅分子筛的结构与催化性能的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0年
4 刘生桂;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明国;聚合物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及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6 漆随平;在线红外酸值(度)分析仪的研制与应用[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7 王奇观;聚氯乙烯增韧及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8 姜红宇;二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变态反应活性[D];广西大学;2001年
9 刘卫华;银(Ⅰ)与炔醇和丙二腈两类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10 王立新;中药泽泻的生药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51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95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