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组织及其在提花装饰纹织物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织物组织 + 多层组织 ; 参考:《上海纺织科技》2010年09期
【摘要】:多层组织增加了经纬纱线的组数,因此在经纬纱的原料和配色上的选择余地增大,织物表面层次和花纹色彩变化丰富,广泛地应用在装饰纹织物中。通过对双层组织、3层组织和4色经3色纬的组织结构的分析,结合实例,讨论了接结、表里换层、填芯和4色经3色纬等多层组织在装饰纹织物中的应用。
[Abstract]:The multilayer structure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warp and weft yarns, so the choice of the raw materials and color matching of warp and weft yarns is increased, and the surface layers and patterns of fabrics are varied, so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decorative fabric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double layer structure and the 4-color warp and 3-color wef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locking, interlayer changing, core filling and 4-color warp and 3-color weft in decorative fabric i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TS106.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筱杰,沈干;永久性填芯高花织物的设计[J];丝绸;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沈三群;无捻色织提花双层毛巾的开发[J];北京纺织;2004年05期
2 诸葛振荣,刘阳飞;纹织物真实感模拟的研究[J];纺织学报;2003年03期
3 朱华健,张森林;织物模拟技术分析及基于OpenGL的三维效果实现[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罗炳金,李芬芳;三层组织及其纹织物设计[J];现代纺织技术;2000年03期
5 曲欣;纹织CAD系统在毛巾类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J];山东纺织科技;2004年03期
6 陈益人,潘鄂青,付伟;《大提花织物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烨;高惠芳;;防辐射防紫外线保健织物的开发[J];毛纺科技;2011年08期
2 王蝶;奚柏君;沈兰萍;;男裤面料的开发与设计[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02期
3 赵烨;周洪华;;粗梳毛纺提花产品设计[J];毛纺科技;2011年07期
4 王军;;双面立体异花型提花毛巾产品的研发[J];纺织导报;2011年08期
5 袁红萍;;涤棉混纺保暖内衣剪毛绒面料加工工艺探讨[J];染整技术;2011年07期
6 吴铁城;潘小会;王进美;;强捻纱线织物的服用性能测试分析[J];纺织科技进展;2011年04期
7 王晓春;;超高耐磨的“三防”功能性装饰面料的开发[J];纺织导报;2011年08期
8 麦敏青;;几种商务休闲牛仔面料的设计与生产[J];上海纺织科技;2011年06期
9 王浩;刘娜;许云辉;黄晨;;“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纺织科技进展;2011年04期
10 吴保平;曹成辉;王藩;;纺电专业织物设计与上机实践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辉芹;;水系列竹纤维新产品的开发设计[A];“云竹杯”首届中国竹纤维产业发展峰会论文集[C];2007年
2 夏放军;;三层组织织物的设计与生产[A];金f杯第一届全国棉纺织行业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刘京亭;沈默;;天然彩棉与新型纺纱原料在色织产品的开发和应用[A];第三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方景芳;张茂林;;织物紧度及织物组织与喷水织机效率的分析[A];“泰坦杯”2005年全国无梭织机使用技术与产品开发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纪芳;王万秀;高鲁青;王中珍;;功能性阻燃纺织品的研制开发[A];山东纺织工程学会十一届第三次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4年
6 张国辉;;四层任意换层织物组织设计[A];“常纺院杯”全国织造新产品开发学术研讨会暨2008织造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任学勤;;我国花式纱线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十三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娟娟;;棉氨纬弹提花格的工艺实践[A];“泰坦杯”2005年全国无梭织机使用技术与产品开发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任学勤;;我国花式纱线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2006/2007中国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研究报告[C];2006年
10 张玉玲;张清娜;王红梅;;纯棉色织双层双面大提花面料的生产实践[A];“丰源杯”全国浆纱、织造学术论坛暨2011织造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阿巧;“花瑶”面料成为热门一族[N];中国纺织报;2007年
2 温艺晗;浩华准备好了吗[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3 史巧观;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三种特色里料畅销[N];中国纺织报;2006年
4 本期嘉宾 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政;我们的追求:株洲雪松=高档精品麻面料[N];中国纺织报;2006年
5 梁丽邋朱文达;历久弥新的昌邑丝绸[N];中国质量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夏小云;无缝内衣设计寻求“心”突破[N];中国服饰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震晓;打造麻纺时尚:意识先行[N];中国纺织报;2006年
8 朱小红;花式纱线未来不可限量[N];中国纺织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韩竞 胡占莉;亮出流行的理由[N];中国纺织报;2007年
10 施博士;防静电织物工艺技术关键[N];中国纺织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瑞云;织物设计与三维实体着装模拟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02年
2 周苏萌;PTT新纤维的无缝针织服装设计、工艺技术与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徐广标;基于物理性能的织物服用性能的预测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4 尉霞;超拒水、防紫外功能型织物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5 郑天勇;机织物结构与外观的三维模拟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6 陈莹;使用PTT纤维改善机织血管径向顺应性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胜先;基于空间—频率域的织物组织识别新技术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2 曹琢砺;小花纹织物的数码纺织创新设计[D];清华大学;2005年
3 许家英;基于3DS MAX7.0软件平台织物结构和表面效果的三维模拟[D];苏州大学;2007年
4 孟粉叶;防毒服外层面料轻薄化及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5 王长军;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6 王锐利;2008旅游服务业室内纺织靠垫设计[D];苏州大学;2005年
7 杨桦;织物组织三维结构的远程模拟和网络环境开发[D];苏州大学;2009年
8 周天胜;圣麻纤维及织物的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9 闫锡刚;织物悬垂性能与预测系统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张江燕;异经/异纬白坯织物织造设计与生产[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91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09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