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密度对LD31合金表面蓝色PECC陶瓷装饰膜层成分及性能的影响
[Abstract]:The phase composi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blue ceramic decorative coatings prepared by PECC technique at different energy densities wer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density,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was also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哈尔滨三利亚发展有限公司
【分类号】:TG174.4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志威,薛文彬,陈如意,来永春;微弧氧化铝、镁等合金材料表面陶瓷化处理[J];中国表面工程;1996年04期
2 左洪波,郝相君,孙庆山,李欣;一种新型表面改性技术──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PECC)[J];中国表面工程;1999年02期
3 张欣宇,方明,吕江川,谢广文,石玉龙;电解液参数对铝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J];材料保护;2002年08期
4 王永康,郑宏晔,李炳生,韩高荣,袁礼福;铝表面制备装饰膜的等离子电解氧化方法[J];材料保护;2003年09期
5 刘亚萍;段良辉;潘俊德;崔彩娥;缪强;徐重;;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微观结构、相成分和耐腐蚀性能[J];材料保护;2006年02期
6 赵玉峰;杨世彦;韩明武;;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发展[J];材料导报;2006年06期
7 王继东;NaOH体系中添加石墨对铝合金微弧氧化层生长及磨损性能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4年03期
8 辛铁柱,袭建军,韩荣第,赵家齐,赵万生,刘晋春;铝、镁、钛合金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基于电物理化学作用在轻合金表面生成陶瓷层[J];电加工与模具;2004年S1期
9 旷亚非,许岩,李国希;铝及其合金材料表面处理研究进展[J];电镀与精饰;2000年01期
10 侯亚丽,刘忠德;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J];电镀与精饰;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辛铁柱;袭建军;韩荣第;赵家齐;赵万生;刘晋春;;铝、镁、钛合金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基于电物理化学作用在轻合金表面生成陶瓷层[A];第十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狄士春;曹光宇;潘明强;;微弧氧化技术在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表面处理上的应用[A];2005年上海市电镀与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胜利;刘波;马大衍;党建坤;;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在轻质合金表面改性领域的应用[A];2003'中国西安涂料涂装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威;钛基牙种植体表面多元陶瓷化的生物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2 龙北红;钛及其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表征及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永锋;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制备工艺及陶瓷层生长过程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2 唐培松;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工艺条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3 卢立红;Q235钢表面热浸镀铝层微弧氧化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1年
4 侯朝辉;铝及其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强化处理[D];湖南大学;2001年
5 吴国建;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制备技术及其耐蚀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6 唐浩;铝及其合金表面电化学陶瓷化处理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7 马晋;铝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李学静;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工艺研究及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建模[D];重庆大学;2003年
9 张荣军;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10 朱静;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过程及耐磨性能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舒明;李静;;热作模具钢发展现状综述[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2 于波;邓卫国;;Cr-Mo系热作模具钢的性能与选用[J];模具工业;2011年07期
3 孙舒明;李静;李彩艳;;冷作模具钢的发展现状综述[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4 陈宏;;铸造热锻模具钢在农机制造中的应用[J];湖南农机;2011年05期
5 唐家伟;谢淑兰;潘鑫;;等离子喷涂涂层的研究进展[J];热喷涂技术;2011年02期
6 王利;章小浒;顾先山;李书瑞;丁庆丰;;17MnNiVNbR钢焊接接头的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6期
7 张随;;滑动轴承用Cu-Sn-Bi合金的性能[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1年07期
8 唐明华;胡双开;刘志义;;石油钻井25MnV钢套管调质工艺的改进[J];热加工工艺;2011年12期
9 刘平;顾小龙;赵新兵;刘晓刚;;低银无铅焊料的研制动态[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9期
10 王晓林;王兰芳;朱仲忍;张笃怀;丁五洲;窦永庆;;热等静压处理对TC10合金铸造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江;孙忠民;彭建强;胡平;;燃气轮机用GH4698合金涡轮盘和引进盘质量的对比[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建英;齐长发;梅淑文;姚连胜;刘春雨;李文田;;热浸镀铝锌合金板的镀层结构及其性能[A];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柏文超;李明利;许平;;一种新型PdNiAgCrMo高温钎料[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4 杜继红;李争显;刘高建;周慧;黄春良;;钼基表面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性能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梅淑文;齐长发;张静;刘洪兵;;烘烤固化工艺对彩涂板质量的影响[A];2006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李剑华;;铌微合金化HRB400带肋钢筋的生产实践[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程东海;陈益平;胡德安;朱富强;;结合线伸入对电阻焊接头性能的影响[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梅淑文;齐长发;张静;刘洪兵;;烘烤固化工艺对彩涂板质量的影响[A];2006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6年
9 黄智泉;潘健;许健;魏建军;梁肇伟;;Nb对高铬铸铁型堆焊焊条综合性能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10 卞大荣;卞直兵;冯友富;;ET—98无机磷酸盐富锌(铝)涂料性能与应用[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泽辉;镁合金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赵宇;铸造镁合金遗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何世文;Co基和Y基非晶合金成分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孔君华;高钢级X80管线钢工艺、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徐成宇;放电等离子烧结高强度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明高;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的连接[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修春;机械能助渗铝机制和渗铝层组织结构与性能表征[D];山东大学;2007年
8 傅斌友;含非晶涂层制备及其晶化规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9 滕海涛;亚快速凝固条件下镁合金的凝固行为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慧中;2519铝合金的合金化机理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华军;钕铁硼表面涂覆锌铬膜技术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5年
2 张保丰;硅钙合金对AM60镁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3 周志军;CaO-Mg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基耐高温磨蚀复合陶瓷涂层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丛福官;铸造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遗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朱玉满;镁合金的形变热处理[D];清华大学;2005年
6 刘红宾;镁合金表面激光熔覆Cu-Zr-Al合金涂层[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李胜;半固态成形铝硅铁合金第二相破碎机理及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8 马兴云;利用轧后控制冷却生产高强度带肋钢筋的工艺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6年
9 娄萃;无铬锌铝涂料配方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许志刚;Fe-Cu-Al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6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12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