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广州市某商场装修前后有机物污染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8-07-22 11:47
【摘要】:目的了解商场装修前后室内空气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检测某商场装修前(土建验收时)、室内装修刚完成时(货架已摆好,开业前1个月)和装修后6个月(商场开业正常运转5个月时)室内空气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浓度,比较不同时期商场室内空气有机物浓度水平。结果装修前甲醛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浓度的峰值均出现在装修刚完成时,其中甲醛、甲苯、TVOC的超标率分别为22.2%、55.6%、55.6%。装修前甲醛平均浓度最低,为0.039 mg/m3,装修刚完成时平均浓度最高,为0.083 mg/m3,装修后6个月平均浓度逐渐降低,为0.054 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装修刚完成时甲苯和TVOC的浓度明显高于装修后6个月(P0.05),苯、二甲苯在这两阶段浓度尚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室内装修是造成室内空气有机物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llution status and changing trend of organic matter in indoor air before and after decoration in shopping mall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making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ure measures. Methods the formaldehyde, benzene and toluene in indoor air were detected before decoration (civil acceptance), when indoor decoration was completed (shelf was set up, 1 month before opening) and 6 months after decoration (5 months of normal operation of shopping mall). The concentrations of xylene and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 in indoor air of shopping malls were compared in different periods. Results the formaldehyde index before decoration was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hygienic standard. The peak concentrations of formaldehyde, benzene, toluene, xylene and TVOC all appeared at the beginning of decoration, in which the excess rates of formaldehyde and toluene were 22.2and 55.65.6and 55.6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formaldehyde was the lowest (0.039 mg / m ~ 3) before decoration, an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was 0.083 mg / m ~ (3) at the beginning of decoration.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formaldehyde gradually decreased to 0.054 mg / m ~ (3) at 6 months after deco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01). The concentration of toluene and TVO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ix months after decoration (P0.05). The concentrations of benzene and xylene in these two stages were not fou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ndoor decorat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indoor air organic pollu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X8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江思力,冯文如,钟嶷,刘汉湘,周明辉;居室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及其防制对策[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2期

2 李景舜,赵淑华,邢义,刘红;装修后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研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元元;张立志;;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暖通空调;2006年12期

2 江思力,冯文如,钟嶷,刘汉湘,周明辉;居室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及其防制对策[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2期

3 江思力;杨轶戬;甘平胜;郭重山;刘查田;王伟鸿;;装修后居室空气中有机物污染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慧贤;大气压下等离子体与催化协同低温脱除气相中甲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文超;改性活性炭吸附甲醛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2 陈小开;载银纳米TiO_2-Al_2O_3球粒光催化室内甲醛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宇炼,程建;装潢聚氨酯漆挥发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9年05期

2 于慧芳,李心意,吕静,王云龙,郑方荣,张兰英,高京晓,张晓鸣,陈清力;家具城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年04期

3 翟淑妙,徐晓俨;甲醛的暴露与健康效应[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4年05期

4 杨玉花,袭著革,晁福寰;甲醛污染与人体健康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5 陈宇炼,沙春霞,张静,田林东;室内空气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2年02期

6 韩良峰,李琴,赵继泉,,李新庆,赵腾林,张致玉,袁安秀,牛建平;室内甲醛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6年04期

7 李景舜,赵淑华,邢义,刘红;装修后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研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先锋;韩长绵;刘明阳;李爱民;;汉江挥发半挥发有机污染物监测与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1期

2 陈海东;魏士勇;赵立志;王全发;;高级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技术[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4期

3 孙鹏年;李周洲;杜振林;刘智峰;;植物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1年13期

4 龙小菊;;浅析我国水资源污染状况及处理技术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5 李婧;;土壤中有机磷农药分析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及评定[J];中国环境监测;2011年04期

6 王艳丽;魏恩棋;;固相微萃取在空气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8期

7 莫俊超;张海生;薛斌;刘小涯;张海娜;;多介质模型在海湾突发性有机污染中的应用及案例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04期

8 周笑白;周集体;项学敏;王晓坤;;丛枝菌根真菌在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J];辽宁化工;2011年08期

9 李花;沈耀良;;废水高级氧化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1年06期

10 邓琳;李宏卓;廖达伟;巫继龙;杨才千;;南淝河沉积物有机物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晏井春;含铁化合物活化过硫酸盐及其在有机污染物修复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秀娟;典型有机污染物绿色环保分析技术与降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亚南;典型有机污染物与·OH反应速率常数的QSAR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晓栋;部分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结构—活性关系[D];南京大学;2002年

5 林海波;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难生物降解有机工业废水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陈秀琴;二元非金属掺杂TiO_2纳米管的阳极氧化法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徐立恒;有机膨润土的结构调控及吸附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赵学坤;有机污染物的光助Fenton法氧化降解及其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丁光辉;PLS和GA应用于部分有机污染物的QSAR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杨琛;煤中干酪根的非均质性与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行为间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本文编号:2137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137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7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