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色彩小史
[Abstract]:Positive decorative colors require that the colors be orderly, standardized and symbolized according to a certain overall design intention. The points, lines, surfaces, brightness, purity of decorative colors can be decorated by means of overlay, gradual change, contrast, echo, emphasis, repetition, etc. Hue, color and other factors are recombined into a certain emotional content, to reflect the author's design intention, it has the function of expressing ideal and beautifying life, and through decorative color, this media conveys feelings and endows it with symbolism. Generality and permanence sublimate it as a spirit, a pure state of art. Although, strictly speaking, decorative color and decorative color are different, the former mainly in terms of its practical functions, while the latter is limited to the category of visual appreciation. Bu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a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t is sometimes very difficult to artificially divide and define the scope and difference between practical and pure appreciati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early as in Yangshao culture painted pottery, the successful use of decorative colors, in large freehand strokes concise outline of the geometric patterns, through that simple and unobstructed color blocks and lines, You can feel a pure and indifferent, but also reflects the ancestors simple aesthetic ideal. China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and five colors" early, and formed the unique color appreciation habit and aesthetic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fashion difference of each historical period also provides the hotbed for the formation of decorative color style. Such as the warring States lacquer, Han brocade painting, Tang three color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e prosperit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exchange and fusion of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es produced the ancient Silk Road, such as Dunhuang murals and colorful statues, the shining lines, colorful colors, rich imagination.
【分类号】:J5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亦雄;周浩明;;藏族地区民居室内装饰风格探源[J];新闻爱好者;2010年02期
2 韩晓莉;;装饰语言在绘画与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3期
3 陈宗花;;民间音乐生存现状及保护[J];文艺争鸣;2010年06期
4 徐城北;;品一盏京剧下午茶[J];上海戏剧;2010年03期
5 杨钊;;行走在现实和诡谲之间——《我的团长我的团》艺术风格解读[J];四川戏剧;2010年01期
6 陈小琴;;浅谈当下花鸟画图式的困境与出路[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石云龙;;经典重译 旨求臻境——评黄源深译作《最后一片叶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书彰;;关于编剧的对话——《开始的问题》(二)[J];剧作家;2010年02期
9 宋晓辉;;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启发[J];飞天;2010年06期
10 刘嘉娜;刘田;;浅谈南疆建筑艺术[J];美术界;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克难;;实用翻译问题到底出在哪儿?[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楼亚群;董生伟;叶英盛;;谈义乌道情的艺术革新[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董培伦;;新诗须“去散文化”[A];世界汉诗协会2006年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丁云;;对杭州城市色彩分析有感[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陆刚;;汉语连珠四字结构与英语避虚就实的特点[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丁云;;对杭州城市色彩分析有感[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胡伟;杨曦;贾宁;;关注城市色彩 改善教学方式[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崔唯;;继承与蜕变——透视中国现代色彩设计教育的百年历程[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季建学;;文化是餐饮企业竞争力的要素[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宋建明;;关于“彩调”文化现象的探究——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现象成因的再思考[A];首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文;灯镜一体化成为浴室家具设计新宠[N];民营经济报;2009年
2 记者 唐志美 通讯员 袁勤德 孙万禄;我市决定开展人性化社区卫生服务样板工程创建活动[N];东营日报;2009年
3 郭蔓蔓;“百年四合院”描绘北京风情[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冉茂金 余宁;向澳门观众展示美术中的新中国历史[N];中国艺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裴诺;《二泉映月》琴迷金色大厅[N];音乐周报;2008年
6 刚平;给江姐赋予新的时代意义[N];解放军报;2008年
7 江苏省扬中市文化馆 孔庆璞 王桂林;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新”字[N];中国人口报;2008年
8 韩佳升;凝聚力与艺术性[N];中国纺织报;2008年
9 沈轩邋董晨;加快向新闻出版强省跨越[N];新华日报;2008年
10 吕英昊;日益兴起的俄罗斯油画收藏[N];中国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丽;中国现代家居环境装饰色彩的调和配比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译林;论装饰色彩的发展及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白树亮;关于大学生音乐接触行为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朱春英;在时代的脉搏上跳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韩莉;“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6 王宏根;和谐——汪曾祺小说的美学追求[D];扬州大学;2004年
7 江丽芝;阅读与观看——文学与电影的接受比较[D];暨南大学;2004年
8 司若;华语游民电影的文学叙事研究——以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为例[D];清华大学;2004年
9 薄景昕;路正长,,夜也正长[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商勇;从晚清到民国[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372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37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