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装修后甲醛的污染水平与控制措施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formaldehyde pollution in indoor air after decoration, analyze the possible causes of pollution and put forwar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the newly decorated rooms in two urban areas of Guiyang Cit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decoration: low, middle and high decoration level groups, 8 households in each group. The concentr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was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method for the hygienic exa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the Air of Residential area (GB/T 16129-1995). Results the range of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in the low decoration level group was 0.049 ~ 0.17 mg/m3, and the median value of 0.095 mg/m3,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0.019 ~ 0.073 mg/m3, 0.051mg/m3 (P0.05). The median concentration of 0.072 mg/m3, and 0.24 mg/m3, in the middle decoration level group was 0.052 卤0.16 mg/m2, and 0.078 mg/m2, respectively (P0.05).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47 ~ 1.71 mg/m3, in the high decoration level group was 0.87 mg/m3,. The median 0.26 mg/m2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0.18 ~ 0.44 mg/m2, (P0.05). Conclusion formaldehyde pollution in indoor decoration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loading quantity of artificial panels.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plates must be controlled in the decoration of living room, and the formaldehyde pollution in indoor air can only be controlled below the national standard value.
【作者单位】: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检所理化室;
【分类号】:X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雨群;张庆松;;细菌纤维素(BC)对甲醛的吸附性能的研究[J];江苏建筑;2011年03期
2 梁红;高红武;苏锡南;周清;;室内甲醛污染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J];云南冶金;2011年04期
3 盖超;;基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4 王璀红;;分析化学在家装过程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年51期
5 宋宁;;关于室内甲醛污染的调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0期
6 杨明生;;警惕:环境中无处不在的隐形杀手——甲醛[J];青苹果;2007年01期
7 侯盛莲;;对30户家居装修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状况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年S1期
8 卢绮静;何志昌;梁奇峰;;废弃茶叶渣吸附甲醛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1年14期
9 王亚辰;邵小翠;朴丰源;郭鹏;横山和仁;上岛通浩;;大连冬季居室主要挥发有机物及二氧化氮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9期
10 陈焕文;邹向宇;王兴华;郑健;于爱民;;室内甲醇污染及其治理现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小雪;;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污染调查(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强;杨际虹;杨勇;蒋琴;杨伯苗;;南京市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分析和评价[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3 张萌;马力;;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方法对比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4 蔡艳荣;;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调查与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5 魏全伟;柳领君;张媛;;室内甲醛污染防治与健康[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侯一宁;王安;王燕;;二氧化钛一活性炭纤维混合材料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肖韶荣;万长建;季鑫源;冒晓莉;王元昊;;基于直角棱镜的吸收池在甲醛浓度测量中的应用[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赵洁;;居室内甲醛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梅祖明;;新房室内的甲醛污染及其防治[A];上海市岩土工程检测中心论文集(1995—2005)[C];1995年
10 罗才武;叶青;王道;何士昕;;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瑞 通讯员 仰虎;四成多新房甲醛含量超标[N];连云港日报;2010年
2 记者 王璐;76%家庭甲醛含量超标[N];大众卫生报;2010年
3 记者 李麦;检测甲醛含量收费220元[N];成都日报;2004年
4 张晓鹰邋记者 郑野军;人造板材甲醛含量高[N];烟台日报;2007年
5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黄艳;用小盒自测甲醛含量[N];健康时报;2007年
6 毓亭;三年后甲醛含量仍可能超标[N];建筑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海霞;健康需求催生“环保”商机[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海艳;气温升高 当心新居甲醛“发飙”[N];中华建筑报;2007年
9 通讯员杨维忠;常州家装近三成甲醛含量超标[N];中国建材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胥晓琦;乔迁后别让“毒气”熏倒[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龙芳;基于废弃皮胶原改性的甲醛捕获剂的制备及其捕获行为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胜娥;甲醛含量的检测以及甲醛传感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柏林洋;微量甲醛分析方法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新苗;无动力甲醛检测器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4 董春欣;改性活性炭吸附室内甲醛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庆军;观赏植物吸收居室甲醛能力的比较[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李娟红;纳米TiO_2光催化反应器及其降解空气中甲醛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昝立伟;活性炭的改性及其对甲醛气体脱除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徐倩;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监测与去除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姜良艳;活性炭负载TiO_2光催化降解甲醛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10 郭锐;光触媒喷液净化空气污染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92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392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