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淮阴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装饰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8 06:12
【摘要】:考古挖掘出来的车舆铜器装饰品,对于我国古代车马制度和礼仪制度的研究,一直占有重要作用。淮阴高庄战国墓的车舆铜饰,相对我国南方地区要多一些,并且纹样丰富、工艺精湛,样式独特,是目前先秦考古中不可小觑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器众多,本文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车舆铜饰作为切入点,对出土的青铜器上的装饰语言展开研究,分析形成这一时期青铜车舆装饰风格背后的各种因素,包括文化因素、地域因素和时代因素等。从车舆铜饰的形制、纹样、工艺等角度进行艺术剖析和阐述,寻找出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青铜装饰上烙下的痕迹。淮阴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的装饰语言丰富而多变,将蟠螭纹、云雷纹、羽翅纹以及绳索纹等不同装饰纹样进行精美组合和有序排列,令人百看不厌,整套装饰纹样节奏感和韵律感十足。在装饰艺术中,将不同纹饰互相结合能够达到另一种审美效果。或者改变纹饰的表达方式和存在形态,如雕刻、拓印、刮擦等,使纹样本身就可以得到延伸发展,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相比之前更加生动活泼、耐人寻味。淮阴高庄战国墓的车舆铜饰,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战国时期炉火纯青的青铜装饰工艺,也为当下广大艺术同行开拓了新的图案创新思维。通过对淮阴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装饰语言的研究,探究其上装饰纹样的规律和特征,为当下装饰艺术中青铜纹样的运用和成长奠定根基,激发广大艺术工作者学习古代劳动人民认真专注的匠人精神和原创精神,从而设计出带有情感和灵魂的装饰图案。
【学位授予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75.3;J526.1
【图文】:

战国墓,高庄,淮阴,形状


口到墓底的深度为 3.9 米。墓室的墓口比体形制是长方形。墓室内部又分为大大小人的棺椁以及其它随葬品。主墓棺的底部和放置其它物品(图 2—1)。这种形制的垫图 2—1 淮阴高庄战国墓墓制形状(图片来源 作者摄于淮安市博物馆)

整体布局,战国墓,高庄,整体布局


木雕鼓车形制可以推测,建鼓鼓座中的蟠轸之间,两件兽首形铜饰分别放置在车有绵延起伏的龙形较饰和兽首形铜饰保鼓柱铜插座立在车舆中央,左右对称,高端大气。图 4—1 淮阴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整体布局(图片来源 作者摄于淮安市博物馆)

曲线,战国墓,高庄,海涛


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的青铜较饰最前端持水平直线状,端点处四十五度角向下斜切,往后开始曲线下滑,整个腹部呈向下流线型状态,靠近车舆尾部时,青铜较饰开始向下、向内圆角弯曲,末端高度和车舆底部保持平齐。两件较饰组合在一起的俯视图呈不规则的“Π”状(图 4—3)。较饰器表主要以蟠螭纹装饰为主,蟠螭纹以小组形式重复出现,为丰富画面效果,纹饰轮廓线条内部填充了大量点纹。每个蟠螭纹尾部,好似动物尾巴高高蜷曲翘起,各组纹饰之间相互呼应。在较饰每个外侧面的轮廓和转折处各有一道云雷纹,随着较身的走向,在较饰相应的位置皆留有钉孔,以便后期木钉装钉(图 4—4)。图 4—3 车较铜饰(图片来源 王厚宇、赵海涛 淮阴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赏析)图 4—2 车较铜饰(图片来源 王厚宇、赵海涛 淮阴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赏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舍之;;诗意星空[J];少儿国学;2017年04期

2 刘永华;《中国古代车舆马具》前言[J];戏剧艺术;2000年04期

3 张仲立;党士学;;秦陵铜车车舆结构与车舆衣蔽再探[J];文博;1990年05期

4 祝燕琴;宋姣;;汉代车舆设计——以海昏侯墓独弨车为例[J];美术观察;2017年09期

5 朱承;;车舆行进与生活政治——以《礼记》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儒学;2017年00期

6 王厚宇;赵海涛;;淮阴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赏析[J];收藏界;2013年01期

7 艾颀;;评汪少华《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曾秀芳;;郑珍对《考工记》车舆形制的考订[J];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2期

9 党士学;;秦陵铜立车车舆结构及衣蔽解析[J];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年00期

10 纪向宏;;从唐代绘画中看唐代的车舆制度特点[J];国画家;201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撰稿 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及复原研究项目组;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及复原研究[N];中国文物报;2016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王剑强 实习生 王满玉;网约车舆情危机为何难消[N];南方日报;2016年

3 张耀征 闫振洲 刘德升 郭凤首;车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N];驻马店日报;2014年

4 赵哲;平舆:打造车舆文化品牌[N];驻马店日报;2008年

5 记者 吴振海 王新军;平舆:车舆文化悠且长[N];驻马店日报;2015年

6 记者 陈茁 实习生 张磊;平舆荣膺“中国车舆文化之乡”[N];河南日报;2010年

7 记者 赵国岩 苏凯;“中国车舆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在平舆隆重举行[N];驻马店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年明显;车舆之乡上演农村公路建设大手笔[N];驻马店日报;2009年

9 记者 于京玄;陶俑虽破碎 却因人施彩[N];西安日报;2010年

10 林伟;抵御诱惑谨记“不可”[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少华;中国古车与名物考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束霞平;清代皇家仪仗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佳佳;淮阴高庄战国墓车舆铜饰装饰语言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刘敏;《考工记》车舆名物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董延年;秦汉车舆制度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邢昊;《后汉书·舆服志》车舆类名物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5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韦静雯;中国古代车的渊源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7 李斌;长子西南呈M15随葬车复原及相关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8 张春梅;上古至中古人体降落类词汇系统演变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刘炜珏;契丹车舆史考论[D];云南大学;2016年

10 冯宇霞;汉至唐甘肃出土牛车冥器和图像的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60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60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