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魔力》(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18 21:22
【摘要】:本翻译报告旨在对《黄金的魔力》(Gold)一书中引言至第三章的翻译过程以及译者在此翻译过程中所做的具体工作、心得体会进行综述。报告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翻译前期准备工作、翻译过程、翻译难点(外来语翻译、专有名词翻译、长句翻译和段落衔接与连贯等)、各种翻译技巧的灵活运用以及译后校对与修改等。本翻译报告中的翻译文本是美国著名电影制片人迈克尔·W·菲利普斯Jr(Micheal W.Phillips Jr)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副教授瑞贝卡·佐拉克(Rebecca Zorach)合著的科普著作《黄金的魔力》引言至第三章。这部作品由Reaktion Books出版社于2016年5月1日出版,是地球(The Earth)文化史系列丛书之一,系统地介绍了黄金的由来、作用以及由黄金所引发的部落战争、殖民统治、人口流动与迁徙、环境资源问题等,极具传奇色彩,又不乏科普性质,属于科普类作品。该部作品文笔流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在普及基本知识的同时,唤起读者对“黄金”这种贵金属的重新认识,引发国人对地球环境、资源问题的重视,契合当下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时代主题。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主要以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指导,利用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译者的语用意识等策略,运用被动变主动、增词、减词、词性转换、物称与人称等多种翻译技巧对原文进行翻译,努力使目的语顺应源语言,再现原作的风姿。本翻译报告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选取《黄金的魔力》为翻译文本的原因及意义。第二章简要介绍原文作者及其作品《黄金的魔力》,并对翻译内容作必要介绍说明。第三章详述译前准备工作、顺应论、翻译过程、翻译难点以及译文的校对与修改工作。第四章具体分析翻译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并说明译者怎样通过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来实现目的语在词汇、句子、段落和篇章层面与源语言的顺应。第五章总结译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心得体会以及今后有待提高和完善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
本文编号:2796735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贺璐倩;;从目的论视角下看中·韩科普类儿童读物翻译策略[J];才智;2014年18期
2 王秀娟;;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看科普翻译的原则与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3 周书梅;;语境顺应与翻译[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杨司桂;冉隆森;;从顺应理论角度解读旅游翻译的变通——以遵义地区著名景点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张慧人;试论科学普及的社会功能[J];科学学研究;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2796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9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