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唐代宝相花纹样研究及在视觉设计中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0-09-16 18:44
   中国古典纹样是我国巨大的艺术传承和文化财富,而宝相花是其中的典型。本文的研究从“宝相花纹样”基本概况着眼,唐代宝相花纹样为重点,对宝相花纹样的发展历程、造型特点、审美特征、吉祥寓意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文化内涵。唐代宝相花纹样作为区别于历朝历代宝相花纹样的典范,展现出其特有的富丽华贵,雍容饱满的唐代艺术风格。唐代宝相花纹样是中华先民对于吉样寓意珍视的体现,是人们的智慧结晶,它应用于织物,器物,建筑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实上,唐代并不存在所谓的宝相花这一物种,宝相花纹样是在莲荷、牡丹的图案造型基础上,饰之以石榴、忍冬等花卉纹样,最终形成的一种图案化的抽象纹样。宝相花纹样在造型上具有繁复圆满的特点,既是中外文化融合的产物,也体现出唐人追求富贵华丽的审美风尚,其常用的“十”字、“米”字及圆形构图,呈现出一种对称均衡之美。本文通过寻找传统纹样与现代元素的契合点,对唐代宝相花纹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践为依托,进行创新探索。通过对唐代人物特征、现代元素形象、色彩的创新探索,最终实现唐代宝相花在新语言形势下的创新应用,使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唐代宝相花纹样得到更多的关注。
【学位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522
【部分图文】:

忍冬纹,边饰,纹样,莲花


自佛教伴随外来文化传入我国之后,佛教艺术因此而佛教中的莲花纹样作为主要的装饰纹样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应用的艺术风格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外来文化逐渐削弱,莲花纹的发展和沿用着,宝相花纹样因莲花纹样逐渐演化而日趋成熟,“宝相花”纹样的构成中包含了莲花纹、云气纹、石榴纹等载,在南北朝这一时期,莲花纹与忍冬纹的组合是宝相花纹样似花似叶的植物纹样,常以 S 形连缀二方连续的结构出现,有时图案学家雷圭元曾说:“忍冬花是希腊的产物,它有一定的装饰各色花卉饰样。”1由此可以说明,“忍冬”作为外来文化传入我花纹组合,形成团花结构,这是宝相花纹样形成的一个原因。

石刻,巩县,莲花


图 2 巩县的北朝石刻莲花纹石刻北朝时期的纹样种类较少,形象单一,组合方式也相对简单。但在敦煌艺术发展的初期,由于外来文化的传入,艺术风格和组合形式开始逐渐复杂。在藻井结构当中,中心以莲花为主纹,边饰由几种纹样连续均匀排列。相比北朝早期的纹样造型来看更为饱满大气,这种形式沿用至唐代这一繁盛的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始终处于在探索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无论在结构上还是色彩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为宝相花纹样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唐初,西域文化的融入,带入了很多外来纹样,敦煌莫高窟藻井的井心不在单纯的是莲花形象,石榴纹以小簇的造型居于井心,边饰有的是如意云头形的莲瓣,有的是忍冬纹。到了盛唐时期,装饰风格有了很大的进步,更多的吸收了自然界中的花卉元素,如牡丹、西潘莲、茶花等,还有一些果实作为纹样,如石榴、葡萄等,使宝相花整体形象更加理想化,因此成为了当时装饰风格中的典范。其艺术风格,在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上,更加崇尚理想主义,整体气质华贵饱满。

唐代宝相花纹样研究及在视觉设计中的表现


西安东郊唐墓出土了的宝相花铜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婧怡;包铭新;;宝相花纹样小考[J];山东纺织经济;2009年06期

2 闫书龙;;宝相花纹样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3 刘广平;;花非花——谈宝相花的造型艺术[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胡良仙;;隋唐宝相花纹样及其演变[J];文物世界;2009年04期

5 张皓;;从宝相花看造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6 虞锋波;吴维娜;;宝相花图式研究[J];大舞台;2012年11期

7 朱心雨;施健;;盛放于世的宝相花——唐代宝相花纹样研究及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2年03期

8 高明;敦煌唐代壁画中宝相花纹饰探议[J];装饰;2004年11期

9 章国任;;江西新余市发现一面唐代宝相花铜镜[J];考古;1996年06期

10 黄永兰;;唐代宝相花铜镜的历史文化意义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洛冰冰;唐代宝相花纹样研究及在视觉设计中的表现[D];北京服装学院;2018年

2 杨俊洁;浅谈宝相花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广西艺术学院;2015年

3 武岳霄;“丝路畅想”—宝相花在主题设计中的应用与探讨[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6年

4 张e

本文编号:2820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820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d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