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10:42
   本研究从上海外滩雕塑的起源出发,分析外滩雕塑产生的缘起与公共属性的根源所在,通过梳理外滩雕塑的演变特征,探索外滩公共雕塑在建立、存在、发展、毁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外滩公共空间的形成对公共雕塑出现形成的积淀作用、外滩空间公共文化的注入对公共雕塑出现的孕育过程、外滩空间的独特属性为公共雕塑呈现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通过研究揭示出外滩之所以形成公共雕塑的内部根源,夯实外滩公共雕塑研究的学术基础。论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外滩公共雕塑演变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3年—1941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第一个呈现时期,论述这个时期中空间文化、政治因素、公共内涵与第一个雕塑呈现时期形成的演变关系。第二阶段:1943年—1992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缺失时期,分析这个特殊阶段形成的历史因素、未落成的雕塑、造成的文化流失、对未来城市雕塑发展的借鉴等具体问题,深入阐述外滩公共雕塑缺失时期与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城市变迁的演变、文化背景的演变、历史进程的演变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得雕塑缺失时期形成与延续的内涵。第三阶段:1992年—2008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第二个呈现时期,以分析空间建设与格局调整对外滩公共雕塑演变产生的内因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论述外滩空间的独特地理位置与历史承载特征对雕塑演变起到的根源作用,提出外滩这个时期的公共雕塑出现和造型表现对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发挥的重大作用。此外笔者从创作实践角度运用“本体语言研究”方法,对外滩历史中出现的每件公共雕塑进行了详尽的排查,对外滩现存的雕塑实体、遗留残骸、存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和具体测量。对外滩公共雕塑的造型语言、表现手法、材料运用、尺寸设计、安装工艺等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具有实践意义的分析。笔者考察发现了外滩《红石纪念碑》遗址所在地,并对其进行实地勘测与具体尺寸分析;对《赫德像》底座造型的残片进行了断代和具体的尺寸测量;对《巴夏礼像》底座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具体尺寸和造型研究;对《汇丰铜狮》的实际存在环境和原作的演变痕迹,进行了具体的调研,为外滩公共雕塑整体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数据,以充实上海外滩雕塑研究的学术内容。全文将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融合贯通,组合论证了外滩公共雕塑建立机制、建立方式、造型语言、空间因素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借鉴意义,提出外滩公共雕塑对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所带来的启蒙与昭示意义;阐述论证外滩人物雕塑的表现形式对中国早期人物纪念雕塑的启示作用;实证分析外滩纪念碑雕塑表现特征开启了中国近代纪念碑雕塑的序幕;理据再现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历程是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的一个缩影,为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证;最后,结合外滩现存公共雕塑现状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外滩现有空间中缺失现象产生的缘由,提出建设性意见。望将来研究成果能与中国近代城市雕塑的发展进行连接,使本研究的意义真正落到实处。
【学位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305
【部分图文】:

外滩,开埠,来源,上海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为了解决北方粮食供应不足的困难,元政府决定将南方的农业税改为实物税,直接征税粮食运往北方,称之为漕运。最初沿大运河北上,后因河道淤塞改为海运,上海是漕运的必经之路,公元 1292 年上海正式由镇升为上海县,这一年的 8 月 19 日也被确定为上海建城日——上海建城距今已经 720 年。2

开埠,空间体,外滩,商贸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为了解决北方粮食供应不足的困难,元政府决定将南方的农业税改为实物税,直接征税粮食运往北方,称之为漕运。最初沿大运河北上,后因河道淤塞改为海运,上海是漕运的必经之路,公元 1292 年上海正式由镇升为上海县,这一年的 8 月 19 日也被确定为上海建城日——上海建城距今已经 720 年。2

领事,手抄本,道台,章程


1842 年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沿海口岸正式对西方列强开放(图1-3),上海跟随着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一起被列为允许外国领事进驻的城市口岸。但是,外滩早在开埠前就被外国商人确定为具有未来发展的地域。因为这里与上海老城区有一定距离,便于殖民空间拓展、近海国外物资下船比较便捷,且连接内陆河流,有利于对国内物质的运输。所以外滩以其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开埠前就已成为了各国领事所瞩目的地域。外滩空间的形成可以分成三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历史阶段,空间通过这三个阶段的演变后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杜尔赛;;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公示[J];公共艺术;2015年02期

2 滕小松;;城市雕塑让人欢喜让人忧[J];美术观察;2007年03期

3 易英;公共艺术与公共性[J];文艺研究;2004年05期

4 马钦忠;公共艺术与城市品牌的塑造[J];雕塑;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亢康;营造与互动[D];上海大学;2015年

2 邵靖;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蔺宝钢;当代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机制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巍;城市雕塑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80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880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b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