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陶艺术的文化生态变迁及活态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00:26
傣陶是傣族人民在特定的社会、自然环境下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傣族几千年来的生活文化形成适应体系中的一种特色工艺。傣族制陶是云南乃至全国民间工艺中的宝贵资源,2006年入选国家非遗名录,其在制作工艺、造型、材质等方面与原始的制陶工艺相比较都有非常完整的保留,堪称制陶领域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随着傣族社会文化生态的变迁,傣陶艺术也经历了不同的兴衰历程,制陶技艺的变迁,体现着傣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因此,对傣陶艺术变迁的分析研究,除了对傣陶作为民间工艺层面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整理取得相关研究成果外,还有助于从社会价值层面对傣族文化变迁在整体性把握和深入理解上发挥积极的学术作用。如今文化生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加剧了傣陶艺术的文化生态失衡。本文以西双版纳傣陶艺术的文化生态变迁及活态传承为主要研究内容,首先从傣陶的文化生态、傣陶与傣族的文化生活及宗教信仰为出发点,结合调查研究资料,对傣陶艺术现状进行分析和论述:其次,通过对傣陶器形、纹样、制作工艺、传承模式的变迁研究,寻找傣陶艺术的发展与文化生态变迁之间的联系与平衡:最后,在文化生态学视野下,从传统民俗的生态延续、文...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手绘制陶流程(图片来源:泰象陶工厂)
灯罩、民族餐具等。融入了新形式的陶艺文化,形成了独具傣族特色的陶器风格。图2.8 艺人在做傣陶雕刻 图2.9都颠尊者的作品 图2.10泰象陶工厂产品(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片来源:泰象陶工厂)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二、景洪曼斗村玉勐家曼斗村寨位于景洪市中心六公里左右,过了澜沧江大桥不远就到了,到了寨子口,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曼斗村寨子在十年前已经被开发了,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中村。笔者一行到玉勐家的时候,正好玉勐和他儿子在家,玉勐家里是一个傣族新式的两层楼房,听说我们的来意后,玉勐儿子热情的给我们介绍傣族的慢轮制陶,然后带我们参观了玉勐家的傣陶作品。玉勐家的傣陶产品是相对质朴一点的传统傣陶造型,传统的茶叶罐子和储水罐比较多,没有灯罩以及比较具有当代艺术的傣陶产品。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傣族慢轮制陶,玉勐亲自给我们示范傣族慢轮制陶的过程
2.8 艺人在做傣陶雕刻 图2.9都颠尊者的作品 图2.10泰象陶工厂(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片来源:泰象陶工厂) (图片来源:作者拍二、景洪曼斗村玉勐家曼斗村寨位于景洪市中心六公里左右,过了澜沧江大桥不远就到了,寨子口,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曼斗村寨子在十年前已经被开发了,变成
本文编号:2905947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手绘制陶流程(图片来源:泰象陶工厂)
灯罩、民族餐具等。融入了新形式的陶艺文化,形成了独具傣族特色的陶器风格。图2.8 艺人在做傣陶雕刻 图2.9都颠尊者的作品 图2.10泰象陶工厂产品(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片来源:泰象陶工厂)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二、景洪曼斗村玉勐家曼斗村寨位于景洪市中心六公里左右,过了澜沧江大桥不远就到了,到了寨子口,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曼斗村寨子在十年前已经被开发了,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中村。笔者一行到玉勐家的时候,正好玉勐和他儿子在家,玉勐家里是一个傣族新式的两层楼房,听说我们的来意后,玉勐儿子热情的给我们介绍傣族的慢轮制陶,然后带我们参观了玉勐家的傣陶作品。玉勐家的傣陶产品是相对质朴一点的传统傣陶造型,传统的茶叶罐子和储水罐比较多,没有灯罩以及比较具有当代艺术的傣陶产品。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傣族慢轮制陶,玉勐亲自给我们示范傣族慢轮制陶的过程
2.8 艺人在做傣陶雕刻 图2.9都颠尊者的作品 图2.10泰象陶工厂(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片来源:泰象陶工厂) (图片来源:作者拍二、景洪曼斗村玉勐家曼斗村寨位于景洪市中心六公里左右,过了澜沧江大桥不远就到了,寨子口,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曼斗村寨子在十年前已经被开发了,变成
本文编号:2905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90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