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重庆涪陵地域农舍设计与建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2 15:29
  在中国,约六亿(国家数据网)农民居住在广大的农村,全国现有大约260万个(南方农村报)自然村落。加强乡村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造生态乡村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有重要意义。农舍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大多对自己居住的的农舍进行了新建与改造,由于农民在农舍设计与建造方面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在新农舍的建设过程中向着媚俗化、制式化、单一化方向演变,粗放式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传统文化遗失。本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地区的农舍为研究对象采取样本,对具体农舍进行考察测绘,研究其设计与建造的内容,总结其设计特点,通过对比传统农舍的特点与新农舍的建造现状,探索一套现代农舍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设计思路,解决建造过程中聚落散乱、形式单一、功能不协调等问题。涪陵地域传统农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选址方面,根据山地地形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根据农耕文化传统,靠近耕田选址,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形成了点状散漫式的聚落形态。二是平面布局方面,以“一”字式作为基础单元,随坡地变化,演变出“丁”字式与“凹”字式多样布局形态。由于“别财异居”的民俗习惯...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重庆涪陵地域农舍设计与建造研究


涪陵地域气温立体分布图

农事,祭祀仪式,民俗活动,镰刀


图 2- 2 民俗活动Figure2- 2 Folklore activities资料来源:作者自绘(1)特色农事旧俗涪陵地域有一特点突出的农事旧俗,名叫“开镰”,即每到稻谷收割的时候用镰刀下地收割之前农民会举行的祭祀仪式。为了感谢“土地菩萨”保佑获得,同时祈求获得利于收割的晴朗天气。在割谷的第一天早晨五点左右举行仪们在土地庙前,带上香烛钱纸和收割农具,焚香烧纸,跪拜祷告,祈求“土地

农舍,资料来源,作者


图 3- 1 依山而建的农舍Figure3- 1 The farmhouse built in the mountains资料来源:作者自绘(2)风水格局建筑的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内容,蕴含着人的发展遵循自然律的内在要求,体现着人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风水学也成为了我国古代建筑学理论的三大支柱要内容是探寻建筑适宜的选址、朝向、布局、以及天道自然与人类命运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庭院空间设计的探讨[J]. 张辛欣,赵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2]现代村落邻里交往空间设计要点的初探[J]. 江忠颖,夏冬.  工业设计. 2016(12)
[3]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多目标优化设计——重庆农村自建房改造实践[J]. 杨真静,彭明熙.  新建筑. 2016(06)
[4]巴渝传统民居建筑“堂屋”空间探析[J]. 陈果.  重庆建筑. 2015(01)
[5]农村村民自建房形式研究——“平”“坡”之争[J]. 周晓红,曹彬,詹谊.  建筑学报. 2010(08)
[6]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设计——以重庆市涪陵江东天福村为例[J]. 陈玲,吴柏清,唐利文.  技术与市场. 2009(06)
[7]乡土建筑的自我建造及其相关思考[J]. 王冬.  新建筑. 2008(04)
[8]浅析风水学在农村住宅中的作用[J]. 程澜.  住宅科技. 2008(03)
[9]夯土墙在新的乡土生态建筑中的应用——浙江安吉生态屋夯土墙营造方法解析[J]. 许丽萍,马全明.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7(06)
[10]从流水别墅分析赖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及其观点[J]. 郑青松,马归民.  山西建筑. 2007(34)

硕士论文
[1]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保护规划研究[D]. 高鹏飞.重庆大学 2016
[2]码头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研究[D]. 李琳.鲁迅美术学院 2015
[3]重庆永川分散式农宅户型平面调查与设计研究[D]. 白雪.重庆大学 2015
[4]巴蜀城楼建筑特色研究[D]. 王文婧.重庆大学 2012
[5]南北地震带具有区域特殊性的典型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分析[D]. 郭宁.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
[6]浙江省传统聚落肌理形态初探[D]. 王挺.浙江大学 2011
[7]土地庙与乡村环境景观的研究[D]. 张莎.湖南大学 2006
[8]结合气候的重庆地区住宅设计研究[D]. 许东风.重庆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53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953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3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