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的笔触,无限的情怀
发布时间:2017-04-24 21:14
本文关键词:有“线”的笔触,无限的情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线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符号。它显示出了中国画拥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线是中国画笔法的提炼,中国画的笔墨落实到绢上是线。中国画被称为线条的艺术。线在一幅画中是统帅,是首要的,就如建筑中的钢筋,如人身体的骨骼一样,线是骨架,是基础。如果线立不住,再好的墨色、颜色都是零散的、松垮的。尤其对于国画这个“以线造型”的特殊绘画艺术。魏晋南北朝是线在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史中的第一个高峰期,尤其是在谢赫“六法论”中对“骨法用笔”的提出。“六法论”的提出确立了绘画的评判标准。在用笔上“骨法用笔”的提出是立足于中国绘画的基本技巧与工具,强调用笔的重要性。“骨法用笔”指勾画的线条要有骨力,不能偏软乏力,强调书法用笔的重要性。后来中国绘画的发展都强调这一点,特别是元代以后。就“骨法用笔”的本质含义而言,其实可以解释为用笔来立骨像,就是要用书法感的线条将绘画的形象写出来。中国绘画在取材上的特殊性也造就了不同的线条艺术。墨或色与宣纸特有属性的结合而产生的线不仅仅是中国绘画特殊线的体现,更是“线条当随时代”精神的彰显。线条运用的多元化也使画家笔下线条所承载的人文情怀与意境更加的丰富。中国绘画强调意境情怀,是受传统思想文化“中庸之道”的影响。中庸思想落实到线条上则是对弧形线的运用。被称为线艺术的中国绘画该如何以线造型,以形写神,这是线在中国绘画中所应承载的责任。对于线的研究不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东方绘画都有着许多的文献。这也凸显出了对线研究的必要性。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绘画中的线。以循序渐进的手法从技法和情感审美意境两方面对线进性对比和阐述。线的发展、线的装饰性、多元性线条的出现以及线条的传情达意之美是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线是绘画中纯之又纯的艺术符号。在绘画作品中这种代表艺术纯粹性的线条承载的社会历史人文情怀是线条强大蕴含力的体现。它充当着人与艺术之间使者的角色。是艺术家所毕生追求的精神境界的载体。作为绘画者只有在自己的绘画生涯中不断地探索才能够继续的在艺术的道路上阐释自己的精神情怀。
【关键词】:装饰性 显性线 隐性线 意境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9
- 第二章 不同时代线的演变与审美情趣9-10
- 一、不同时代线的演变9
- 二、不同时代线的审美情趣9-10
- (一)审美的多元风格9
- (二)宋李公麟白描审美风格9-10
- 第三章 国画中线的装饰性与审美内涵10-12
- 一、国画中线的装饰性10-11
- (一)国画线装饰性的地位10
- (二)壁画中线装饰性的体现10-11
- 二、装饰性下的审美内涵11-12
- 第四章 国画线中的显性线与隐性线12-15
- 一、显性线与隐性线的特点12-13
- (一)显性的特点与代表12
- (二)隐性线新解与代表12-13
- 二、显性线与隐性线的审美意境表达13-15
- (一)显性线的大胆洒脱情怀13
- (二)隐性线的朦胧意境13-15
- 第五章 线条的传情之美15-18
- 一、中庸情怀下的曲线美15-16
- 二、线条的内在美感16-18
- 结语18-19
- 参考文献19-20
- 个人简介20-21
- 致谢2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慧民;;浅谈简笔画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年11期
2 高玉;;线条美学——造型艺术表现的灵魂[J];大众文艺;2015年07期
3 陈华;;线在中国绘画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19期
4 陈乃惠;;敦煌壁画“意”与“象”契合的形式美[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瀚;论潘天寿书法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静超;静物素描的超写实语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3 杨连术清;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的线条[D];河北大学;2014年
4 曹怡雯;开放的洞窟[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黄轶兰;法国漫画大师桑贝的艺术作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6 邓继群;简约性线条在绘画艺术中的表现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有“线”的笔触,,无限的情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