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壳厝元素在鞋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09 07:50
系统阐述蟳埔村地方特色和蚵壳厝的历史源流,以介绍蚵壳厝元素的研究背景;具体分析蚵壳厝建筑结构、建筑色彩、材料肌理等特点,运用总结概括法、抽象提炼法,提取蚵壳厝及其相关设计元素;进行蚵壳厝元素在鞋靴上的创新实践,将蚵壳厝元素应用于鞋靴装饰纹样、装饰工艺、色彩搭配等方面,旨在强化鞋靴设计风格,深化人们对蟳埔村地方文化乃至闽南文化的认识,同时也为提高鞋靴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文章来源】:中国皮革. 2020,49(09)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蟳埔村蚵壳厝
蚵壳厝墙面凹凸不平,极具线条感、立体感和层次感。其装饰形式主要有3种:第1种如图2(a)所示,是以花岗石为墙基,墙体嵌满蚵壳,墙面具有强烈的肌理感,该形式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明代;第2种如图2(b)所示,该形式的墙体砌筑方式类似“出砖入石”,采用方石竖砌并与蚵壳镶嵌,搭配红砖方框,具有较强的美感,该形式从清代到现代均有;第3种如图2(c)所示是在屋檐下三角区内或部分墙体上饰以蚵壳,同时使用红砖砌成窗框,不仅饱含地方民俗气息,还体现出现代装饰美感。2 蚵壳厝元素在鞋靴中的创新设计
首先采用总结提取法。通过构建点线面的结构关系,分别从微观层面表达蚵壳、红砖和花岗石的肌理,以及从宏观层面表现蚵壳厝建筑的结构特点,从而得到多种多样的抽象形态。例如根据图3(a)牡蛎壳的纹理,主要采用发射的构成形式,使用平缓的弧线表现牡蛎壳表面的纵向纹路,并通过波浪线的渐变排列表现牡蛎壳横向层叠的纹理,最终绘制出图3(b)的蚵壳纹样。根据图4(a)红砖与花岗石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使用大小不一的矩形进行纵横交错排列,形成如图4(b)所示的“出砖入石”纹样。图4 “出砖入石”纹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刺绣技艺在现代休闲鞋设计中的应用[J]. 万蓬勃,常雨鑫. 中国皮革. 2020(06)
[2]云南傣族织锦元素在女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 花俊苹,陈宇刚.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19(05)
[3]基于蜂鸟羽毛的色彩提取及应用[J]. 张旻爽,祝成炎,李启正,张红霞,林平,丁圆圆. 丝绸. 2017(12)
[4]传统纹样在鞋类创意设计中的应用[J]. 栀梓. 中国皮革. 2017(09)
[5]基于色彩方案重用的产品配色感性设计[J]. 陈鹏,吕健,潘伟杰. 工程设计学报. 2015(06)
[6]视觉传达设计中抽象图形的针对性提炼与表现[J]. 李萌,刘春雷. 包装工程. 2014(08)
[7]蚵壳厝:泉州古民居装饰中的海洋生态元素[J]. 张肖.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2)
本文编号:3273344
【文章来源】:中国皮革. 2020,49(09)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蟳埔村蚵壳厝
蚵壳厝墙面凹凸不平,极具线条感、立体感和层次感。其装饰形式主要有3种:第1种如图2(a)所示,是以花岗石为墙基,墙体嵌满蚵壳,墙面具有强烈的肌理感,该形式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明代;第2种如图2(b)所示,该形式的墙体砌筑方式类似“出砖入石”,采用方石竖砌并与蚵壳镶嵌,搭配红砖方框,具有较强的美感,该形式从清代到现代均有;第3种如图2(c)所示是在屋檐下三角区内或部分墙体上饰以蚵壳,同时使用红砖砌成窗框,不仅饱含地方民俗气息,还体现出现代装饰美感。2 蚵壳厝元素在鞋靴中的创新设计
首先采用总结提取法。通过构建点线面的结构关系,分别从微观层面表达蚵壳、红砖和花岗石的肌理,以及从宏观层面表现蚵壳厝建筑的结构特点,从而得到多种多样的抽象形态。例如根据图3(a)牡蛎壳的纹理,主要采用发射的构成形式,使用平缓的弧线表现牡蛎壳表面的纵向纹路,并通过波浪线的渐变排列表现牡蛎壳横向层叠的纹理,最终绘制出图3(b)的蚵壳纹样。根据图4(a)红砖与花岗石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使用大小不一的矩形进行纵横交错排列,形成如图4(b)所示的“出砖入石”纹样。图4 “出砖入石”纹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刺绣技艺在现代休闲鞋设计中的应用[J]. 万蓬勃,常雨鑫. 中国皮革. 2020(06)
[2]云南傣族织锦元素在女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 花俊苹,陈宇刚.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19(05)
[3]基于蜂鸟羽毛的色彩提取及应用[J]. 张旻爽,祝成炎,李启正,张红霞,林平,丁圆圆. 丝绸. 2017(12)
[4]传统纹样在鞋类创意设计中的应用[J]. 栀梓. 中国皮革. 2017(09)
[5]基于色彩方案重用的产品配色感性设计[J]. 陈鹏,吕健,潘伟杰. 工程设计学报. 2015(06)
[6]视觉传达设计中抽象图形的针对性提炼与表现[J]. 李萌,刘春雷. 包装工程. 2014(08)
[7]蚵壳厝:泉州古民居装饰中的海洋生态元素[J]. 张肖.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2)
本文编号:3273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7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