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艺术语言的装饰表达与重组
发布时间:2021-07-14 05:22
在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代,大众的审美有一种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趋势,许多传统的民间工艺由此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古朴、美观、个性、清新的扎染艺术特别受到大众的青睐。但是,以“女红艺人”为制作主体的传统扎染艺术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大众对它的艺术价值鲜有认知。现代艺术家们要继承扎染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更重要的是深度探索扎染所蕴含的艺术语言,并将其艺术价值运用到装饰设计领域。本课题要研究的是:如何将传统扎染工艺改革、创新、升级,让其艺术语言得到更好的装饰表达与重组。首先,要从扎染艺术的历史源头着手,学习扎染艺术的历史变迁,了解它的的“民族性”“地域性”这两大特点形成的原因。然后,探究扎染工艺技法语言的独特性,为分析扎染的艺术语言做好铺垫。其次,分别从图案、晕染、肌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扎染艺术语言的意趣、意蕴、意味、意匠。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将扎染艺术语言重组,要做到突破服饰、床单被罩、丝巾等传统的呈现形式,大胆创新,尝试构建新时代特有的扎染形式,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最后,结合理论研究进行实践创造,将扎染制品与装饰画结合,并详细介绍创作灵感、过程。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图片源自:闪秀贵《扎染艺术设计》
图2串扎扎染作品,图片来源:昵图网图片
图3串扎法图解,图片来源:闪秀贵《扎染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拙”情“雅”意——论民族扎染设计之拙雅气质[J]. 吴化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6(02)
[2]维罗绒仿扎染工艺[J]. 黄雪红. 印染. 2011(17)
[3]丝毛纺织品手工扎染技术与艺术探讨[J]. 郁众. 毛纺科技. 2011(08)
[4]扎染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J]. 成蕊. 艺术评论. 2011(08)
[5]南通民间扎染纹样的艺术魅力[J]. 姜丽娜,梁惠娥. 丝绸. 2011(01)
[6]对高校扎染创作课程教学的思考[J]. 吕述娟. 中国成人教育. 2009(04)
[7]周城扎染技艺及其现状分析[J]. 董荪,郭凯. 丝绸之路. 2009(02)
[8]扎染续缸染色批量生产工艺[J]. 杨秀稳. 印染. 2008(23)
[9]丝绒类织物的扎染[J]. 戴健. 丝绸. 1994(12)
[10]真丝绸扎染的深化[J]. 金易安. 纺织学报. 1994(06)
硕士论文
[1]云南大理扎染视觉审美研究[D]. 殷琳.云南艺术学院 2013
[2]云南白族扎染艺术研究[D]. 张义妮.昆明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3504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图片源自:闪秀贵《扎染艺术设计》
图2串扎扎染作品,图片来源:昵图网图片
图3串扎法图解,图片来源:闪秀贵《扎染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拙”情“雅”意——论民族扎染设计之拙雅气质[J]. 吴化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6(02)
[2]维罗绒仿扎染工艺[J]. 黄雪红. 印染. 2011(17)
[3]丝毛纺织品手工扎染技术与艺术探讨[J]. 郁众. 毛纺科技. 2011(08)
[4]扎染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J]. 成蕊. 艺术评论. 2011(08)
[5]南通民间扎染纹样的艺术魅力[J]. 姜丽娜,梁惠娥. 丝绸. 2011(01)
[6]对高校扎染创作课程教学的思考[J]. 吕述娟. 中国成人教育. 2009(04)
[7]周城扎染技艺及其现状分析[J]. 董荪,郭凯. 丝绸之路. 2009(02)
[8]扎染续缸染色批量生产工艺[J]. 杨秀稳. 印染. 2008(23)
[9]丝绒类织物的扎染[J]. 戴健. 丝绸. 1994(12)
[10]真丝绸扎染的深化[J]. 金易安. 纺织学报. 1994(06)
硕士论文
[1]云南大理扎染视觉审美研究[D]. 殷琳.云南艺术学院 2013
[2]云南白族扎染艺术研究[D]. 张义妮.昆明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3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8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