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碗窑土陶工艺的调查和研究
本文关键词:云南腾冲碗窑土陶工艺的调查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腾冲县碗窑土陶制作工艺作为调查和研究对象。碗窑制陶以家庭作坊式从事生产,制陶者皆为汉族男性,可以独立完成从制泥到烧窑的全套生产过程,而无明确分工。土陶产品作为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器皿,主要是在快轮提拉的基础上,辅助拍坯成型,并施以多种装饰工艺,采用多窑室阶梯式龙窑烧制而成。大部分产品施釉后采用匣钵装烧和叠烧,釉色以青白釉和酱黄釉为主,多数产品由经销商代销。由于相对偏僻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杂居的人文环境,使得碗窑及周边的传统生活习俗得以保留至今,集中体现在碗窑的饮食文化与家堂文化中,这为土陶工艺的延续至今提供重要条件。存在源于需要。
【关键词】:腾冲碗窑 土陶工艺 生活习俗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52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言 仍然存在是因为仍然需要6-9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6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6-7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预期成果7-9
- 第一章 腾冲碗窑概况9-12
- 第一节 腾冲的自然环境9
- 第二节 腾冲的人文环境9-10
- 第三节 碗窑制陶历史10-11
- 第四节 碗窑制陶现状11-12
- 第二章 碗窑土陶制作工艺12-18
- 第一节 制泥12
- 第二节 做坯12-13
- 第三节 施釉13-14
- 第四节 装饰14-15
- 第五节 装窑15-16
- 第六节 烧窑16-18
- 第三章 生活习俗与土陶产品18-25
- 第一节 土陶的销售18
- 第二节 日日而用18-25
- 一、坛坛罐罐与腾冲风味18-22
- 二、祭祀供器与家堂文化22-23
- 三、花盆烟斗与特殊地域23-25
- 结语 粗陶杂器便是生活25-26
- 致谢26-27
- 参考文献27-28
- 附录1 陶工孙成宗家出窑器皿详情表28-29
- 附录2 图例29-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斌;张德寿;;艾思奇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研讨会在云南腾冲隆重召开[J];思想战线;2008年04期
2 李少白;何星;;好照片在哪里?(35)[J];数字生活;2012年03期
3 何志新;;云南腾冲、大理回望(三章)[J];散文诗世界;2014年04期
4 ;云南腾冲江东村 秋色如画,银杏黄[J];风景名胜;2013年11期
5 梁衡;;冬季到云南去看海[J];新湘评论;2011年04期
6 王青石;;云南流水(上)[J];银行家;2014年07期
7 ;林苑趣闻[J];河南林业;2000年06期
8 高昆谊,王跃,吕伟,张坚;云南腾冲旅游景观资源的地理背景[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揭密远征军[J];新世纪周刊;2009年11期
10 施律;;云南腾冲翡翠交易内幕[J];悦读文摘;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对云南腾冲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建议[A];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考察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刀克群;孙柏年;解三平;吴靖宇;董重;;云南腾冲新近纪团田钓樟[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军善;云南腾冲:“极边第一城”名扬天下[N];中国改革报;2012年
2 记者 李克林 通讯员 张竞文;云南腾冲“6·20”地震医疗救援持续展开[N];健康报;2011年
3 记者 王征;滇西抗战纪念馆在云南腾冲开馆[N];中国文物报;2013年
4 记者 冉玉兰 马家龙;云南腾冲滑坡亡29人[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记者 肖敏 通讯员 赵爽;国产第一套EMAS投入使用指日可待[N];中国民航报;2013年
6 叶云 驻浙江记者 徐文潇;浙江红色旅游升温[N];中国旅游报;2009年
7 记者傅春秘;北戴河与云南腾冲缔结友好县区[N];秦皇岛日报;2009年
8 张魁兴;做环保生意很浪漫也很现实[N];中国工业报;2009年
9 赵岗 张耀辉;云南腾冲 水资源利用借助合作社更趋合理[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10 文西屏 杨进亮;民革贵州省委会拟建纪念碑[N];团结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苏艳;云南腾冲碗窑土陶工艺的调查和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云南腾冲碗窑土陶工艺的调查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7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