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是基于极少主义原则进行的设计,它是以光环境为载体,研究极少主义室内空间的一种方式。其表现为:在现代科技的融入下,注重生态理念的体现和地域文化的引入,对自然光和人工光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和规划,把自然光作为一种重要元素进行设计。极少主义室内采光设计优先选择自然光线,较“少”的使用人工光线作为补充光线,同时从美学和设计学角度对其设计元素和设计方式优化,营造出特殊的艺术效果和精神意境。这种设计方式提倡经济节能措施,绿色设计,减少光污染。本文基于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案例,从自然采光、人工采光和艺术实践三方面去探寻极少主义光环境追寻的建筑的本质。从建筑采光的形式语言表达,延伸到单纯建筑采光之外,包括精神、美学、哲学等,以光环境设计的角度去研究极少主义的本源。本文分六个章节对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进行了研究: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来源、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的含义,以及其与普通室内光环境的异同之处,分析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章基于对光环境的视知觉特点和不同风格的案例分析,研究了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的元素,指出了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的美学特征,并提出了其设计依据。第三章阐述了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的设计方法,分别从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中的自然光线、人工光线,装饰材料的控制和艺术处理方法四方面对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第四章通过优秀典型案例的总结归纳,探讨了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的原则。第五章结合工程实践案例研究,提出了目前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的设计流程和光的视觉空间强化设计,指出了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模拟设计的优势。第六章结论。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该研究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极少主义光环境 自然光 人工光 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113.6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18
- 1.1 选题来源12-13
- 1.1.1 极少主义12-13
- 1.1.2 极少主义的对立13
- 1.2 极少主义的历史性13
- 1.3 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的界定13-14
- 1.3.1 少不等于缺失14
- 1.3.2 与普通室内光环境的关系14
- 1.3.3 与装饰照明的关系14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4-16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16-18
- 1.5.1 研究内容16
- 1.5.2 研究意义16-18
- 2 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的要素18-31
- 2.1 光环境设计的视知觉体验18
- 2.1.1 视觉环境18
- 2.1.2 视觉对光的反应18
- 2.2 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的元素18-25
- 2.2.1 日本建筑师的光环境艺术19-21
- 2.2.2 法国建筑师的光环境艺术21-23
- 2.2.3 瑞士建筑师的光环境艺术23-25
- 2.3 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的艺术特点25-30
- 2.3.1 空间氛围的营造25-27
- 2.3.2 空间质感提升27-29
- 2.3.3 空间照明重点的突出29-30
- 2.4 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的设计依据30-31
- 3 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的设计方法31-51
- 3.1 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中自然光的设计31-43
- 3.1.1 自然光的设计策略32-38
- 3.1.2 自然光的造型与明暗的控制38-41
- 3.1.3 极少主义室内自然光设计的特点41-43
- 3.2 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中人工光线的设计43-47
- 3.2.1 人工光的光效控制43-46
- 3.2.2 极少主义室内人工光设计的特点46-47
- 3.3 极少主义室内常用装饰材料的控制47-49
- 3.3.1 极少主义室内装饰材料47-48
- 3.3.2 极少主义室内装饰材料的特性48
- 3.3.3 饰面材料反射比48-49
- 3.4 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的艺术处理49-51
- 3.4.1 光线整体亮度的调整49
- 3.4.2 开窗高度、大小和灯饰位置的设置49-50
- 3.4.3 光线的重叠对比50
- 3.4.4 光线的颜色及光线的流动50-51
- 4 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的设计的原则51-59
- 4.1“借”光到“变”光—瓦尔斯温泉浴场51-53
- 4.2 光的衔接性—朗香教堂53-54
- 4.3 精神的纯创造—鲍姆舒伦韦格火葬场54-56
- 4.4 多种光线处理手法结合—地中美术馆56-59
- 5 当今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的设计流程59-68
- 5.1 光环境流程设计—湖南省书画院为例59-63
- 5.2 光的视觉空间强化设计—办公空间为例63-65
- 5.3 平均照度计算65
- 5.4 光环境的模拟65-66
- 5.5 经济节能分析66-68
- 6 结论68-70
- 6.1 结论68
- 6.2 指导作用68-69
- 6.3 发展趋势69-70
- 参考文献70-73
- 附录73-74
- 后记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文;;建筑室内光环境与空间性格[J];照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杜晓辉;;东西向建筑室内光环境分析与研究——以某学生宿舍楼为例[J];照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3 李健华;;室内光环境的生态化[J];艺术教育;2012年06期
4 王琴;;室内光环境的营造与设计探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04期
5 倪览墅;;建筑室内光环境的影响因素研究[J];福建建筑;2013年11期
6 陈冲;室内光环境的创造[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3年11期
7 赵牧桓;;室内光环境设计导论[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6年03期
8 孙皓;;室内光环境的舒适性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6期
9 张云广;;建筑物室内光环境[J];山西建筑;2008年25期
10 王珏;;简约室内光环境设计[J];知识经济;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涛;林若慈;毛红卫;张建平;张欣;王书晓;梁雪梅;;国家游泳中心室内光环境关键技术研究[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李哲;林威;林波荣;朱颖心;;自下上升的百叶卷帘的遮阳和采光效果的研究[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步月;室内光环境也要讲“绿色”[N];建筑时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强;室内光环境的应用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俞雪t
本文编号:386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8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