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格特征的居室集成吊顶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风格特征的居室集成吊顶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产品设计由生产导向转向用户导向的大环境下,集成吊顶以其灵活多变的组合方式,多样的风格形式,颠覆了传统吊顶装修的格局,满足了人们对于家装风格的个性化要求。随着其应用环境从厨卫空间延伸到居室空间,风格设计与工厂化装修成为企业产品开发的重点。然而,企业对新产品的风格设计往往沿用厨卫空间的开发策略,集中于产品模块的色彩、表面装饰图案,对模块形态的创新开发则相对薄弱,导致单一模块繁杂,风格匹配性又不能良好保证。本研究以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眼动实验,从集成吊顶产品模块的形态角度出发,探究模块形态和吊顶风格倾向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专家用户的问卷与焦点小组获取国内主流家装风格种类。以新中式风格为例,建立新中式风格吊顶的风格特征维度。(2)通过对普通用户进行眼动实验,获取普通用户在视觉浏览和视觉筛选阶段的眼动数据与行为数据。经数理统计分析,获得普通用户在两阶段的眼动策略,风格特征元素的种类及强弱关系。在此基础上,获取评判风格特征元素的眼动指标类型。(3)开展设计实践与用户主客观评估。评估结果与前期研究结论保持较高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家装风格吊顶存在多个对应的风格特征元素,风格特征元素存在一定的强弱差异。本研究的结论和方法能够辅助设计师完成居室集成吊顶的风格设计,设计师可在风格特征维度快速捕获风格特征元素,提高设计效率与精准度。在设计师与用户,用户风格认知与集成吊顶风格,集成吊顶风格与居室家装风格之间建立良好的匹配性。同时也为居室集成吊顶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居室集成吊顶 风格特征 眼动技术 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11-16
- 1.2.1 集成吊顶设计研究现状11-12
- 1.2.2 风格研究现状12-15
- 1.2.3 模块化设计研究现状15-16
- 1.3 新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16-17
- 1.3.1 研究内容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7-18
- 1.4.1 研究目的17-18
- 1.4.2 研究意义18
- 1.5 课题创新点18
- 1.6 课题重难点18-19
- 1.7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19
- 1.8 本章小结19-20
- 第2章 认知心理学相关研究综述20-30
- 2.1 认知心理学20-23
- 2.1.1 视知觉20-21
- 2.1.2 整体与局部21-23
- 2.2 形状知觉理论23-24
- 2.2.1 模板匹配模型23
- 2.2.2 特征分析模型23-24
- 2.2.3 原型匹配模型24
- 2.3 视觉选择性注意24-25
- 2.4 图片眼动研究25-29
- 2.4.1 国内图片眼动的相关研究26-27
- 2.4.2 国外图片眼动的相关研究27-28
- 2.4.3 设计领域图片眼动相关研究28-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风格特征实验研究30-49
- 3.1 家装吊顶风格特征维度研究30-37
- 3.1.1 获取典型家装风格图片30-31
- 3.1.2 获取典型家装风格吊顶图片31
- 3.1.3 获取室内家装风格类目31-32
- 3.1.4 分类典型家装风格吊顶图片32-37
- 3.2 风格吊顶特征维度研究37-39
- 3.2.1 获取风格描述性条目37-39
- 3.2.2 新中式风格吊顶特征维度定义39
- 3.3 眼动实验原理39-42
- 3.3.1 眼动技术与原理39-40
- 3.3.2 眼动仪工作系统40-42
- 3.4 实验准备42-45
- 3.4.1 实验仪器42
- 3.4.2 实验对象42-43
- 3.4.3 实验材料43-45
- 3.4.4 实验环境45
- 3.5 实验流程45-48
- 3.5.1 眼动实验流程45-46
- 3.5.2 预实验46-47
- 3.5.3 正式实验47-48
- 3.6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49-112
- 4.1 眼动指标49-50
- 4.2 新中式风格吊顶视觉浏览阶段50-71
- 4.2.1 视觉浏览阶段眼动数据50-70
- 4.2.2 视觉浏览阶段眼动策略70-71
- 4.3 新中式风格吊顶视觉筛选阶段71-94
- 4.3.1 视觉筛选阶段眼动数据71-91
- 4.3.2 视觉筛选阶段眼动策略91-92
- 4.3.3 视觉筛选阶段行为数据92-94
- 4.4 视觉筛选阶段风格特征元素94-111
- 4.4.1 线条形态维度风格特征元素95-102
- 4.4.2 纹样形态维度风格特征元素102-106
- 4.4.3 构成形式维度风格特征元素106-111
- 4.5 本章小结111-112
- 第五章 设计实践112-120
- 5.1 设计定位112-113
- 5.2 设计方案113-115
- 5.3 设计方案评估115-119
- 5.3.1 用户行为数据评估115-117
- 5.3.2 用户眼动数据评估117-119
- 5.4 本章小结119-12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120-122
- 6.1 研究结论120-121
- 6.2 研究展望121-122
- 参考文献122-127
- 附录127-133
- 致谢133-135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1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燕红;用眼动指标评价操纵人员发生变化的工作负荷[J];航空军医;1996年01期
2 李卫娜;侯文生;郑小林;彭承琳;;基于Electrooculogram的眼动信息识别[J];仪器仪表学报;2007年08期
3 柳忠起;袁修干;樊瑜波;刘伟;康卫勇;;模拟飞机着陆飞行中专家和新手眼动行为的对比[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9年05期
4 王华容;;道路交通研究中眼动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交通医学;2014年02期
5 柳忠起,袁修干,刘伟,王睿;在模拟飞机降落过程中的眼动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6 高晓卿,王永跃,葛列众;眼动技术与脑电技术的结合——一种认知研究新方法[J];人类工效学;2005年01期
7 王葵;翁旭初;;句子学习过程中的眼动特征[J];人类工效学;2006年01期
8 孙瑞山;陈农田;;眼动分析技术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进展[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程时伟;孙志强;;用于移动设备人机交互的眼动跟踪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4年08期
10 刘志方;张智君;田迅;;字号和词频对汉语阅读眼动模式的影响[J];人类工效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云;白学军;阎国利;;小学生插图课文的眼动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周颖;刘俊升;;内隐攻击性的眼动实验[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贺荟中;方俊明;;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在背景知识参与下建立文本整体连贯的眼动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真;兰继军;;采用眼动方法进行的广告效果评价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沈德立;陶云;;不同文体课文阅读过程的眼动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李勇;阴国恩;;青少年类别使用的眼动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齐s
本文编号:405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40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