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类型与特点研究
本文关键词:永州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类型与特点研究
【摘要】:乡村传统聚落为当代人居文化研究和地区城镇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文从总体布局空间形态特征等方面总结了永州地区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空间结构形态的四种类型:"四方印"型、"曲扇"型、"街巷"型和"寨堡"型,揭示了永州地区"四方印"型和"曲扇"型聚落景观在空间布局上的总体特点、文化内涵及其建筑装饰艺术特色,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背景等方面初步分析了永州地区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的形成机理。指出了在地域乡村传统聚落景观整体研究中突出个体研究的意义。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关键词】: 永州 乡村聚落 类型与特点 形成机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湘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比较研究项目资助(编号:14YJAZH0087)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1永州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永州位于湖南省西南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境内西南东三面环山,河川溪涧纵横交错,山岗盆地相间分布,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类型多样,立体层次明显。湘江和潇水是永州境内的两大河流。自秦时开通“灵渠”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和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伍国正;吴越;;传统村落形态与里坊、坊巷、街巷——以湖南省传统村落为例[J];华中建筑;2007年04期
2 伍国正;吴越;;传统民居庭院的文化审美意蕴——以湖南传统庭院式民居为例[J];华中建筑;2011年01期
3 尤慎;从零陵先民看零陵文化的演变和分期[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俊明;伍国正;陈新华;;“街巷式”的居住空间设计——湘潭怡园花苑小区规划设计[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车震宇;翁时秀;王海涛;;近20年来我国村落形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4期
3 魏远征;高伟;林从华;罗翰欢;;古镇公共空间保护性整治规划探析——以和平古镇为例[J];福建建筑;2012年06期
4 陈婷婷;魏宗财;;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空间形态优化策略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中心区为例[J];规划师;2011年S1期
5 王蓓;;浙江河阳传统民居的设计思想浅析[J];福建建筑;2012年07期
6 伍国正;吴越;;传统民居庭院的文化审美意蕴——以湖南传统庭院式民居为例[J];华中建筑;2011年01期
7 冯维波;;渝东南土家族山地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特征探析[J];华中建筑;2014年01期
8 伍国正;余翰武;周红;;湖南传统村落的防御性特征[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向群;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原型设计与技术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小冬;乌昌地区民汉杂居乡村聚落景观设计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金玉;唐代诗人与永州文化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琼;湖南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陈杰;亚热带地区冷巷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叶坤;基于空间句法的凤凰古城街巷空间形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杨明荣;胶东民居空间的地域性研究[D];烟台大学;2013年
7 史瑞;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鲁民,韦峰;从中国的聚落形态演进看里坊的产生[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2 伍国正;吴越;;传统村落形态与里坊、坊巷、街巷——以湖南省传统村落为例[J];华中建筑;2007年04期
3 伍国正;余翰武;隆万容;;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以湖南传统民居建筑为例[J];华中建筑;2007年11期
4 尚廓 ,杨玲玉;传统庭院式住宅与低层高密度[J];建筑学报;1982年05期
5 刘俊男;伏羲神农炎帝考[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刘临安;中国古代城市中聚居制度的演变及特点[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7 朱文旭;“蛮”语义及其文化现象[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伍国正;余翰武;周红;;湖南传统村落的防御性特征[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峰;适应与共生——传统聚落之生态发展[J];华中建筑;1998年02期
2 邓晓红,李晓峰;从生态适应性看徽州传统聚落[J];建筑学报;1999年11期
3 潘莹;江西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研究的方法[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4 黄为隽,王绚,侯鑫;古寨亦卓荦——山西传统聚落“砥洎城”防御性规划探析[J];城市规划;2002年10期
5 ;寻找昨日的城市世界聚落——访方体空间主持建筑师王昀博士[J];文化月刊;2004年08期
6 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
7 业祖润;现代住区环境设计与传统聚落文化——传统聚落环境精神文化形态探析[J];建筑学报;2001年04期
8 黄汉民;;对马祖聚落保存工作的建议[J];福建建筑;2006年01期
9 潘跃红;;海岛聚落[J];福建建筑;2006年01期
10 吴柳琦;刘永丽;;中国传统聚落选址研究——以卫辉小店河清代民居群为例[J];河南科技;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琳;王辉;;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传统聚落的调查与思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李婷;;由传统聚落特征出发的白族聚落更新策略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兰玲;;摩梭传统聚落研究初探[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严钧;梁智尧;赵能;;基于现代建筑技术分析方法的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上甘棠古村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赵逵;张钰;杨雪松;;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何川;;湘南传统聚落生态单元的构建经验探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祺;胡莹;;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更新与再生[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刘骏;;巴渝地区山地传统聚落景观特征浅析——以重庆江津中山古场镇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徐兵;丘连峰;;传统聚落规划的分解与复合初探——以程阳八寨保护与发展建设规划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徐兵;丘连峰;;传统聚落规划的分解与复合初探——以程阳八寨保护与发展建设规划为例[A];华南地区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广州)研讨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生泓;王昀:创意时代最有意思[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记者 翟兴波 实习生 赵艳 通讯员 谭兵 袁金山;民族山寨唱新歌[N];湖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姚小敏 孙立极;穿过历史的硝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于希贤;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的遗产保护与利用[N];湖南日报;2007年
5 北京来也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杨振之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黄葵;乡村聚落景观与乡村旅游规划[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新华社记者 胡创伟、张勇;新华社驻台记者感受金门[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单德启;建筑学:面对“全球化”与“地区主义”的碰撞[N];中华建筑报;2002年
8 旭明;中国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广西柳州召开[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郁枫;小桥·流水·人家[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10 戚善成;无锡东港镇 黄土塘古村落保护规划通过论证[N];中国旅游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李艳菊;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赵冶;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浦欣成;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杨定海;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郦大方;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与住居空间解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椺;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李宁;建筑聚落介入基地环境的适宜性[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璐;传统聚落空间的传承与再造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2 吴慧敏;豫西山地传统聚落及建筑地域适应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郑颖娜;平潭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4 李诗怡;基于主体视角的传统聚落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郝世磊;基于陕北传统聚落特色下的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马奇达;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7 张帆;中国传统聚落极域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李滨;河东店镇传统聚落空间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孟福利;乡土材料在传统聚落营造中的生态智慧及启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汪玲;传统聚落理念在现代住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1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52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