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大空间吊顶支撑体系设置与选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16:02

  本文关键词:大空间吊顶支撑体系设置与选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空间吊顶 反支撑 应用 设计 选型


【摘要】:随着大跨度大空间吊顶的增多,施工中反映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做法质量良莠不齐,经济性不佳,现行的吊顶规范中的要求模糊、笼统,并且关于大空间吊顶支撑体系设置的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基于此种现状,急需一套相关理论研究来指导大空间吊顶支撑的设置。本文在调研了多个工程项目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大空间吊顶支撑体系设置与选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大空间吊顶支撑的相关概念综述,通过8个实际工程项目调研对大空间吊顶支撑设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其中的负风压因素,根据室内不同高度区段做风环境模拟,作为后期选型的重要数据指标。(2)对三种代表型式(普通吊杆、加强型反支撑、型钢转换支撑)吊顶支撑进行现场试验,同时这三种型式的吊顶支撑用SAP2000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3)通过不同型式吊顶支撑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并依据三种吊顶支撑的软件模拟与试验对比效果,考虑通过SAP2000对吊顶支撑的型式按不同高度区段进行设计,并绘制选型参考图表。(4)不同型式大空间装饰吊顶的构造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优化,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选型应用,验证本文研究所得所产生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对大空间吊顶的设置与选型,首先应确定设计荷载,即通过风环境模拟(如FLUENT软件)来确定室内风压,再计算出吊顶支撑体系的设计自重,得出设计荷载。然后根据具体的设计荷载,可用sap2000对大空间吊顶支撑体系进行有限元模拟(对常用的支撑体系也可查本文附表进行选型),选择满足风压承载力及其它影响因素的设置方法。最后根据选择的结果,可能存在几个方案均满足承载要求的情况,这时便可再根据造价、工期、施工便利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最终设置方法。本文的研究结论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用户反映良好,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相信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当前大空间吊顶体系的设置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大空间吊顶 反支撑 应用 设计 选型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767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11
  • 1.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2-15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路线15-19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15-16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16
  • 1.3.3 本文的研究路线16-19
  • 第2章 大空间吊顶支撑设置影响因素分析19-27
  • 2.1 大空间吊顶支撑的基本概念19-20
  • 2.2 大空间吊顶支撑设置影响因素分析20-26
  • 2.2.1 大空间吊顶支撑设置影响因素分析20-21
  • 2.2.2 室内风压环境模拟分析21-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大空间吊顶支撑试验研究27-41
  • 3.1 普通吊杆试验27-29
  • 3.1.1 普通吊杆试验目的27
  • 3.1.2 普通吊杆的试验过程27-28
  • 3.1.3 试验结果及分析28-29
  • 3.2 加强型反支撑试验29-33
  • 3.2.1 加强型反支撑试验目的29
  • 3.2.2 加强型反支撑试验过程29-30
  •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30-33
  • 3.3 型钢转换支撑试验33-40
  • 3.3.1 型钢转换支撑试验目的33-34
  • 3.3.2 型钢转换支撑试验准备34
  • 3.3.3 型钢转换支撑试验过程34-35
  • 3.3.4 试验结果及分析35-40
  • 3.4 本章小结40-41
  • 第4章 大空间吊顶支撑有限元分析41-53
  • 4.1 SAP2000有限元软件介绍41-42
  • 4.2 普通吊杆模拟与试验对比分析42-45
  • 4.2.1 普通吊杆试验模型建立42-44
  • 4.2.2 模型分析结果44-45
  • 4.2.3 模拟与试验对比分析45
  • 4.3 加强型反支撑模拟与试验对比分析45-49
  • 4.3.1 加强型反支撑试验模型建立45-48
  • 4.3.2 模型分析结果48-49
  • 4.3.3 模拟与试验对比分析49
  • 4.4 型钢转换支撑模拟与试验对比分析49-52
  • 4.4.1 型钢转换支撑试验模型建立49-51
  • 4.4.2 模型分析结果51
  • 4.4.3 模拟与试验对比分析51-52
  • 4.5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大空间吊顶支撑体系设计53-67
  • 5.1 普通吊杆设计53-55
  • 5.1.1 普通吊杆公式修正53-55
  • 5.1.2 普通吊杆支撑体系设计55
  • 5.2 型钢转换支撑体系设计55-63
  • 5.2.1 转换支撑体系模型建立56-59
  • 5.2.2 模拟分析结果59-61
  • 5.2.3 转换支撑体系设计61-63
  • 5.3 加强型反支撑体系设计63-65
  • 5.3.1 反支撑体系模型建立63-64
  • 5.3.2 反支撑模拟分析结果64-65
  • 5.3.3 加强型反支撑体系设计65
  • 5.4 本章小结65-67
  • 第6章 大空间吊顶支撑的施工工艺和选型67-77
  • 6.1 吊顶支撑型式的构造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67-72
  • 6.1.1 吊顶反支撑构造设计67-68
  • 6.1.2 吊顶转换支撑构造设计68-70
  • 6.1.3 吊顶施工关键技术70-72
  • 6.2 大空间吊顶支撑体系选型应用72-76
  • 6.2.1 吊顶支撑体系选型应用一72-74
  • 6.2.2 吊顶支撑体系选型应用二74-75
  • 6.2.3 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75-76
  • 6.3 本章小结76-77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77-79
  • 7.1 结论77-78
  • 7.2 展望78-79
  • 参考文献79-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83-85
  • 致谢85-87
  • 附表87-95
  • 附图95-115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全钢防屈曲支撑及其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周明;非加劲与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付国宏;低层房屋风荷载特性及抗台风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韩阳;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地震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徐善华;混凝土结构退化模型与耐久性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6 李芳成;地下结构可靠性广义特征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7 唐昌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和型钢混凝土柱的试验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李秋义;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动力稳定性概率分析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吴瑾;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裂损伤评估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10 刘春原;基于GIS系统的岩土参数随机场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20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620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