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当今进步与发展的社会中,节奏日渐快速,不同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国际首饰潮流日新月异、变化多端,如果说原有的首饰潮流注重昂贵的原材料,奢华的设计,那么如今的首饰越来越趋向于简洁大方、个性迥异和盛行民族风的设计风格,现代首饰在提升大众的精神层次的同时被赋予了更多社会价值,让它的发展空间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首饰设计师在如今的发展趋势下,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宽设计领域,兼顾传统文化与现代特点的传承与发展,将艺术设计融会贯通。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象征,陶瓷艺术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经过时代的不断发展、演绎,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残片艺术体系。如果能够将现代首饰设计与建盏残片相结合,在首饰设计领域不失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国内首饰业发展速度与日俱增,要面对着未知的挑战,如何提高首饰的装饰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设计是关键点。当人们不再盲目追求首饰的客观价值,而开始欣赏首饰的艺术价值时,设计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选择正确的设计方向刻不容缓,因此,设计元素就成为了人类推动首饰业发展的引路石。本文主要从首饰设计角度对建盏残片的元素进行分析与综合,以艺术学、美学、构造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从首饰设计与建盏残片元素的关系着手,对其中具有的代表性的元素,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探讨和融合下一步设计。当首饰遇上建盏残片,这便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业产品,它成为了时间、文化之间的一场对话。本文探讨了建盏残片文化中的审美观念,装饰特征,意蕴特征和人文思想的体现,分析了建盏文化如何运用在现代首饰设计观念、设计法,创新性地在建盏残片文化中融入漆艺文化,最终通过设计进行首饰材料与工艺的结合,开展现代建盏残片文化在首饰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首饰设计 建盏残片 天人合一 方圆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S93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10
- 1.2 课题研究现状10-11
- 1.3 课题研究意义11-12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2-14
- 第2章 现代残片类首饰的认识与研究14-22
- 2.1 传统名窑陶瓷14-19
- 2.1.1 定窑14-15
- 2.1.2 汝窑15
- 2.1.3 官窑15-16
- 2.1.4 哥窑16-17
- 2.1.5 钧窑17
- 2.1.6 建窑17-18
- 2.1.7 景德镇窑18-19
- 2.2 现代首饰类名窑古陶瓷残片19-20
- 2.3 建盏残片的优势20-22
- 2.3.1 资源的丰富性20
- 2.3.2 意蕴的表达20-21
- 2.3.3 明确的思想传达21-22
- 第3章 建盏残片的认识与研究22-36
- 3.1 概述22-26
- 3.1.1 建盏的来源22-23
- 3.1.2 典型建盏23-25
- 3.1.3 建盏残片25-26
- 3.2 建盏残片审美观念26-27
- 3.2.1 尚“意”主“韵”26
- 3.2.2“雅正”与“淡雅”融合26-27
- 3.3 人文思想在建盏残片中的体现27-36
- 3.3.1 传统文化思想在建盏中的体现27-30
- 3.3.2“天人合一”与建盏残片30-36
- 第4章 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中的探索36-42
- 4.1 现代首饰首饰设计的设计思路36-37
- 4.1.1 改变人们对中国设计的“无根”“无源”观念36
- 4.1.2 传统文化寻找元素36-37
- 4.2 首饰元素37-39
- 4.2.1 体感37-38
- 4.2.2 情感38
- 4.2.3 功能38-39
- 4.3 首饰的文化感知39-40
- 4.4“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盏残片首饰中的探索40-42
- 4.4.1 取其“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华去其糟粕40-41
- 4.4.2 残片首饰设计和“天人合一”41-42
- 第5章 建盏残片首饰设计42-62
- 5.1 建盏残片首饰设计分析42-46
- 5.1.1 意义特征42
- 5.1.2 形式特征42-46
- 5.2 设计构思46-47
- 5.3 设计方案47
- 5.4 首饰造型与工艺制作47-59
- 5.4.1 草图设计47-49
- 5.4.2 成品制作49
- 5.4.3 实物打样49-59
- 5.5 成品搭配分析59-62
- 第6章 建盏残片首饰传承与展望62-64
- 6.1 建盏残片在首饰中是传统与现代的平衡62
- 6.2 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和应用的展望62-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0-72
- 致谢72-74
- 附录A74-76
- 附录B76-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显求,陈士萍,黄瑞福,周学林,阮美玲;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J];中国陶瓷;1983年02期
2 陈显求,陈士萍,黄瑞福,周学林,阮美玲;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J];中国陶瓷;1983年01期
3 陈显求,陈士萍,黄瑞福,周学林,阮美玲;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J];中国陶瓷;1983年03期
4 暮颖;;宁静简素:建盏之魅[J];茶.健康天地;2011年07期
5 孙晓燕;;一缕团香,一盏茶心——茶与宋代建盏艺术研究[J];中国陶瓷;2013年10期
6 林今团;建盏[J];中国茶叶;1996年02期
7 陈显求,黄瑞福,周学林,孙建兴,栗金旺;大型御用建盏[J];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8 罗移峰;;浅论宋代建盏与茶文化之关系[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年12期
9 金晓霞;;建盏的美学特征及美学意义[J];陶瓷学报;2009年01期
10 陈显求;陈士萍;;建盏珍品的研究[J];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国军 林志龙 李怡;“建盏”,贵族光环陨落了[N];福建日报;2001年
2 詹国兵;闽北建盏绝技再现江湖[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裴礼辉 胡江楠 王柳珍;建盏:在继承中蜕变[N];闽北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谢海潮 通讯员 王柳珍;仿古建盏回归,,能否顺风顺水?[N];福建日报;2013年
5 姚婧 赵永光 本报记者 江东;建盏复兴重现“黑夜之光”[N];中国质量报;2014年
6 李孔锐 欧华伶;斗茶与建盏[N];中国商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龚小妹;建盏:民窑收藏不在于投资[N];福建工商时报;2005年
8 吴永铮;学者在宋代建盏中发现罕见的epsilon—Fe_(2)O_(3)[N];中国文物报;2014年
9 毛晓沪;陶艺是泥土加火的艺术[N];中国矿业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慧良;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2 蔡洁;建盏文化与武夷旅游纪念品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3 万晓惠;北宋“斗茶”对建盏设计的影响[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623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62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