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院民居村落传统风貌整体性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02:08
本文关键词: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院民居村落传统风貌整体性调查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古村落 传统民居 地坑窑 空间形态 保护传承
【摘要】:三原县柏社村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和最为集中的生土建筑承载地,其地坑窑院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窑的数量逐年减少,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为地坑窑院的改造,而古村的景观形态往往被忽视,本文着重调查和研究柏社村这个典型的渭北台塬区历史村落的景观形态和构成,探讨其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及窑洞民居的构造、装饰、风俗等特点和古村落衰败的原因,为恢复古村原有的历史风貌和保护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对研究渭北传统村落的修复和改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外在生土建筑等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从科学、美学甚至统计学的角度阐述古镇保护的途径。近代我国也开始注重对传统民居聚落的修复和传承工作,其研究已扩展历史、社会形态、地理、人类、民族风俗、环境、风景园林与生态学等范畴。针对柏社村的历史遗产保护与景观修复问题,笔者按照“历史分析-文献整理—实地调研—比较对比—不同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通过采访、拍摄、实地测量、绘制和文献汇总推理等途径,对该村进行了系统的、整体的、前瞻性的调查和研究。并从景观学的角度,按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归纳出了柏社村的历史渊源、地坑窑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提出了对柏社村整体改造的思路和展望。调查研究表明,在古村的保护和景观的修复上,窑院的修缮要与古村的落整体保护相结合;历史遗迹的修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同步进行;乡土文化的介入与旅游产业开发并举。这样既可拉动该地区旅游事业,又能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激发他们爱护古村落的热情和保护古村的积极性。促进柏社村历史名村得到科学的保护和持续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历史古村和传统村落。
【关键词】:古村落 传统民居 地坑窑 空间形态 保护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2.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的区域和研究对象10-11
- 1.2.1 研究区域10-11
- 1.2.2 研究的对象11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3.1 研究目的11-12
- 1.3.2 研究的意义12
- 1.4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12-14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14-17
- 1.5.1 研究的方法14-15
- 1.5.2 研究的框架15-17
- 2. 三原县柏社村现状简述17-21
- 2.1 古村落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17-19
- 2.2 古村落环境影响因素19-21
- 2.2.1 自然环境19-20
- 2.2.2 经济、资源状况20-21
- 3. 三原县柏社村景观分析与保护21-47
- 3.1 古村落外部景观格局21-23
- 3.1.1 古村落外部环境21-22
- 3.1.2 古村落生产性景观22-23
- 3.2 古村落内部景观结构与形态23-33
- 3.2.1 古村落边界23-24
- 3.2.2 古村落入口24-26
- 3.2.3 街巷空间结构26-33
- 3.3 古村落院落空间33-37
- 3.3.1 窑院围合空间布局33-34
- 3.3.2 院落整体布局形态34-35
- 3.3.3 个体窑院空间形态35-37
- 3.4 柏社村村落景观绿地结构分析37-42
- 3.4.1 柏社村绿地元素分析37-39
- 3.4.2 村落点状绿地分析39
- 3.4.3 村落线状绿地分析39-41
- 3.4.4 村落面状绿地分析41-42
- 3.5 柏社古村落景观保护42-47
- 3.5.1 传统民居村落景观环境可持续发展构想42-44
- 3.5.2 古村落保护方法44-45
- 3.5.3 村落景观发展延续的规划45-47
- 4. 三原县柏社村传统民居窑院分析与保护47-63
- 4.1 构成地坑窑民居形态形成的影响因素47-51
- 4.2 地坑窑民居建筑形态51-59
- 4.3 地坑窑洞的空间形态59
- 4.4 民居窑院的保护策略59-63
- 5. 三原县柏社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析与保护63-75
- 5.1 柏社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63-69
- 5.1.1 表演艺术64-65
- 5.1.2 民间技艺65-68
- 5.1.3 饮食文化68-69
- 5.2 柏社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69-72
- 5.2.1 柏社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70-71
- 5.2.2 柏社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71-72
- 5.3 三原县柏社村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整体性保护72-75
- 6.三原县柏社村传统风貌与传统文化整体性保护及发展策略75-79
- 6.1 以规划为引领,整体保护,分段实施75
- 6.2 以景区为统领,文旅融合,多效合一75-76
- 6.3 以人才为抓手,健全机构,优质管理76
- 6.4 以技术为手段,挖掘修复,工程示范76-77
- 6.5 以资金为保障,改造设施,提升环境77
- 6.6 以物质非物质为落点,相互依存,传承发展77-79
- 7.三原县柏社村规划总体构思79-103
- 7.1 柏社村整体提升思路80-84
- 7.1.1 现状解读80-82
- 7.1.2 规划理念82
- 7.1.3 规划主旨82-83
- 7.1.4 规划原则83
- 7.1.5 规划目标83-84
- 7.1.6 总体设计构思84
- 7.2 村落规划空间研究84-103
- 7.2.1 总体构想84-89
- 7.2.2 总体空间与节点详图设计研究89-103
- 8.结论103-105
- 8.1 主要成果103
- 8.2 主要创新点103-105
- 致谢105-107
- 参考文献107-109
- 图表目录109-113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1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晨;;在黄土地下生活与居住——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院[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年01期
2 苏钰;;三原县柏社村地坑式窑洞改造方案[J];西北美术;2012年01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元;吴左宾;;保护与发展双向视角下古村落空间转型研究——以三原县柏社村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赵玉洁;到西部去,为农民改造生土窑洞[N];中华建筑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睿婕;柏社村地坑窑传统聚落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力彤;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院民居村落传统风貌整体性调查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3 李晨;在黄土地下生活与居住[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632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632371.html